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窮人破百萬 5個人1個貧

2018-11-20
■特區政府昨公佈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特區政府昨公佈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恒常現金政策見效 近37萬港人「免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香港貧窮及青年向上流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特區政府昨日發表《2017年貧窮情況報告》,2017年根據住戶收入中位數而定的「貧窮線」整體門檻上升,香港有137.7萬人在未有任何政策介入下活於「貧窮線」以下,見9年新高,貧窮率為20.1%,按年升0.2個百分點,即每5名港人中便有1人屬貧窮。在政府的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率大幅降至14.7%,近37萬人因而「免貧」,但仍有100.9萬貧窮人口,較2016年增加1.3萬,亦是2013年以來首次突破100萬。不過,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的長者貧窮率則由2016年的31.6%降至去年的30.5%,重回2013年水平,顯示政府的安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香港「貧窮線」是採用「相對貧窮」的概念,即任何人的每月家庭收入不及住戶收入中位數的50%,即被界定為貧窮人口。政務司司長暨扶貧委員會主席張建宗昨日於記者會上重申,由於「貧窮線」並無考慮住戶的資產和負債,會出現一些「低收入、高資產」人士亦可能被界定為貧窮人口,從而高估了貧窮情況。

昨日發表的《2017年貧窮情況報告》顯示,2017年香港有59萬戶、合共137.7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20.1%,按年增加2.5萬人及0.2個百分點。在政府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減至100.9萬,按年微增1.3萬人,貧窮率則維持2016年的14.7%水平。

若再計及恒常現金及非現金福利政策,貧窮人口將進一步降至72萬、貧窮率減至10.5%,與2016年數字相若。

經濟錄增長 窮線門檻升

報告指出,去年香港經濟顯著擴張,失業率維持於低水平,加上法定最低工資金額於5月起由每小時32.5元調升至34.5元,基層勞工的收入和工資明顯有實質改善,因此「貧窮線」門檻普遍上升,包括二人住戶由月入9,000元升至9,800元、四人住戶由18,500元升至19,900元等,一人及三人住戶則維持4,000元及15,000元不變水平。

報告同時反映去年的長者貧窮情況錄得明顯改善,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前後的貧窮率分別為44.4%及30.5%,分別按年減0.4及1.1百分點。不過,政策介入後的兒童貧窮率卻按年微升0.3個百分點,這抵消了長者貧窮率下跌的正面影響。

未反映優化長生津等成效

張建宗指出,部分政府推行的措施並未能全數於報告內反映出來,如去年5月才優化長者生活津貼,今年才推出香港年金計劃及優化後的在職家庭津貼。

他並指,公屋將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大幅下降一半,公屋效應是解決貧窮的關鍵,政府會繼續努力在房屋供應方面做工夫和推出措施有效運用公營房屋資源。

張建宗承認,貧窮人口確是微增,但去年整體人口亦按年增加0.8%,「人口擴張了,基數也大了,但整體而言,貧窮情況平穩,亦充分反映政府投放資源優化扶貧措施取得一定成果。」

他續說,香港的人口及家庭結構持續轉變,人口高齡化及住戶小型化成為趨勢,由於該類家庭較少成員就業,貧窮風險亦相對較高,將對貧窮數據帶來長遠推升壓力,政府會繼續優化不同措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