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鬼馬嚴師多面科普 湯博士搞笑又嚴謹 助受眾邊玩邊學習

2018-12-10

總導語

創新及科技被視為香港未來新方向,惟本地社會長年以來科學氛圍淡薄,要吸引大眾關注並鼓勵年輕人投身科創發展面對不少挑戰,而科普教育便是當中關鍵。香港文匯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多名科學及教育界有心人,如何透過不同平台化身為KOL,落力傳播科研知識及探究精神,讓科學的種子亦能於社會特別是新一代茁壯成長。

在電視節目《學是學非》以鬼馬「毒男」形象為人熟知的中文大學物理系高級講師湯兆昇博士,近年爆紅網絡,是香港科普教育界代表人物。熒幕以外,他自言是一個「多面人」:推廣科學時,他尤其關注受眾的反應,可以是長者的老友記、孩子的好同伴,在課室中又會化身嚴師,讓貪得意選報的大學生感「中伏」。對於近年學界興起STEM熱潮,他既感樂觀卻不無憂心,生怕學生受追求表面花巧的風氣所累,只懂「盲砌」卻忽略了學習基礎知識,無助真正的科學普及。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高鈺、謝佳怡、梁祖彝

科普fb專頁「湯博士的物理空間」累計逾2.7萬個讚好,走在街上,湯博士亦不時獲小朋友以至的士司機邀合照,可見其受歡迎程度。他笑言,自己的科普足跡已遍及研究院、大中小學、安老中心、街坊大眾,再加上網絡及電視節目,受眾「光譜」之闊堪稱全港之最。

學子嘆「中伏」:讀Physics咁難

湯博士說,自己尤其重視針對受眾因材施教,在不同場合化身「多面人」,例如電視節目要兼顧娛樂性;面對小學生則要喚起其對科學的興趣;而於大學,物理主修課因涉及深奧複雜課題,要求便非常嚴格,「教書時的我與熒幕的可說是兩個不同的人,所以亦有一些同學會覺得『中伏』,感嘆『讀Physics咁難』呢。」

走搞笑路線,將科學實驗「玩」得多彩多姿的湯博士,卻堅持科普絕不能「玩完就算」,需要確保受眾能「Get到少少洁v。對於近年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熱潮,他認為那確令年輕一代科學氛圍好轉,惟應該要審慎地樂觀,「現時有很多STEM活動或比賽,鼓勵以科技解決生活問題,不過學生是否真能夠好好培養科學興趣,學到科學的探究精神及基礎原理,仍然有未知數。」

湯博士坦言,對STEM教育「華而不實」風氣感到擔憂,例如一些機械人比賽,參賽學生、家長以至學校老師校長,會花全副精神應用3D打印、編程等技術,務求製作最「精美」作品,然而基礎科學的學習卻遭忽略,淪為「盲砌」。

坊間比賽誇張 難育STEM素養

他又提到,坊間某些比賽或活動名目甚為誇張,「要求小學生設計智能家居,甚至改善人類能源供應,『一步到位』要小朋友解決成年世界面對的問題,但那根本不是他們真正能做到的事」。他認為部分教界人士只追求表面,「要做eye-catching(引人注目)的作品」,惟過程卻過於天馬行空,難以有效培育新一代的STEM素養。

曾有一次湯博士擔任科學比賽評委,有學生「踏實」地以數學解難項目參賽,成功處理資源分配問題,展現及應用扎實的基礎知識,惟卻沒有受到注意,令人惋惜;另外亦有人研發了家居隔音裝置,「同學選用海綿作為隔音材料,但卻不知道現實中噪音多屬低頻噪音,海綿難以阻隔,其報告所指能以裝置降低10分貝的噪音,也與正確的科學原理不符。」

他認為,這正反映了部分STEM活動只追求表面效果而忽視知識基礎,「其實STEM並不需要很Fancy(花巧),即使只是簡單的量秤,如果能讓學生學習到實驗方法及科學思維,已經是很好的活動。」他強調老師於香港的STEM發展扮演關鍵角色,需要指導學生連繫好相關的知識及原理,才能讓年輕人發揮所長為未來作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