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博士與《學是學非》的主持合照。 湯博士fb
從大學校園跳入「公仔箱」,湯博士笑言,自己當初參與《學是學非》時,亦只是「傳統地」因應科學現象在鏡頭前作正經講解及實驗示範,直至有一次工作人員突然邀請他到古裝街進行西瓜降落傘的實驗,並與主持人一起主演小劇場作有趣的互動對答,自此開闢了「新戲路」。
雖然經常於節目展現鬼馬輕鬆的一面,但湯博士坦言,拍攝過程中自己亦有不少心理壓力,除演出初期因不適應而頻頻NG外,因為對實驗要求嚴謹,他每每希望能清晰全面地解釋當中科學原理,惟因時間有限,製作又要求畫面吸引,如何做好平衡是相當大的挑戰,「要做到實驗畫面精彩,很多時涉及4個至5個原理,若只集中解釋其中一個,或用比喻手法,從科學角度卻並非十分準確,故只能取捨,以求讓觀眾容易明白。」
湯博士又提到,雖然節目是介紹科學,但負責內容的工作人員其實大多未有修讀相關學科,拍攝前需要多作事前預備及磨合;反而個別主持人科學底子不錯,「例如Mayanne(麥美恩)她在大學讀化學,秀文(張秀文)都懂一些背景知識,有時我還未開始示範實驗,她們就已經知道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