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大地 > 正文

重慶「抗建堂」修復完畢 曾被譽「中國話劇聖殿」

2018-12-22
■ 修繕後的「抗建堂」。 網上圖片■ 修繕後的「抗建堂」。 網上圖片

繼歷時一年的保護性修繕後,建設於1941年、曾被譽為「中國話劇聖殿」的重慶劇場「抗建堂」修復完畢,將重新對外開放。有史料顯示,自劇場啟用至抗戰勝利,來自全國的多個著名話劇團體先後在此演出大型話劇33場。

「抗建堂」地處重慶渝中區的繁華路段,總佔地面積為1,321平方米。抗戰時期,大批文化教育機構遷入重慶,重慶因此成為了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為解決當時劇場資源奇缺的困難,1940年,該劇場動工修建,並於1941年4月5日啟用,取戰時口號「抗戰必勝,建國必成」之意,為劇場題名「抗建堂」。

據重慶市話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抗戰時期的劇場屬於中西式磚木結構樓房,修復時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對建築外觀進行了加固和修繕,同時對內部進行改建,其中包括內部防水、電梯改造、音響及舞台。

大轟炸時期的「霧季公演」

「抗建堂」有一個專用歷史名詞--「霧季公演」。自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時期後,重慶經常遭受日本飛機的大轟炸,嚴重影響了話劇運動的開展。所幸重慶是「霧都」,每年10月到下一年的5月,每一天幾乎都籠罩在霧中,是敵機不能來轟炸的季節。進步的戲劇工作者為了推動劇運的發展,根據山城天氣的特點,從1941年10月起,有意把霧季作為話劇團體舉行公演的季節,便出現了「霧季公演」這一說法。

「抗建堂」近期還將在劇院一樓籌建「重慶抗戰戲劇歷史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重慶抗戰戲劇的基本歷史概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 重慶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