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溫故知新】母子心意相通 媽媽咬手指喚兒歸

2019-01-09
■母親咬手指,曾子就會心痛回家,現代可能覺得無稽,但古人則相信有心靈相通。 資料圖片■母親咬手指,曾子就會心痛回家,現代可能覺得無稽,但古人則相信有心靈相通。 資料圖片

上一回和大家說了有關廿四孝故事的來歷和其中兩個故事,這一回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分別是︰「嚙指心痛」、「單衣順母」、「負米養親」。無獨有偶,這三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都是孔子的學生。讓我們看看孔子的學生是如何行孝的。

「嚙指心痛」的故事是曾參。《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提到︰「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

有一回曾參到山中砍柴,突然有客人到家中探訪。古時候的通訊並不像現在發達,母親無法即時通知曾子。母親不知所措之時,心生一計,她咬破自己的手指,在深山中的曾子突然覺得心痛不已,於是趕回家中,看見母親並跪在她跟前詢問何事,母親便說出有客人前來,故以此方法呼召你回來。

古人相信心意相通,曾子和母親能心靈感應,可能也的確存在。於孝的角度而言,曾子時刻把母親的安危放在心上,才促使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今天的生活節奏忙碌,即使住在同一屋簷下,也未必能對自己父母的起居作息有一定的了解,不妨多把他們的生活細節放在心上,時刻對他們有所牽掛,或者這也是一種有孝心的表現。

後母亦是母 情理需盡孝

「單衣順母」的主角是閔損。「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

孝順親生父母,是合乎情理,但如果是繼母的話又如何處理呢?閔損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閔損的生母早死,父親後來再娶並且多了兩個弟弟,後母在閔損的冬衣裡填滿了蘆葦花絮,但在自己的親生兒子的冬衣則以棉花填塞。

後來,父親發現了後母的惡行,想把後母趕走,但閔損卻阻止了父親,並說如果是後母走了,受凍的將是兄弟三人。因此父親沒有把後母趕走,後母也被閔損的行為所感動,痛改前非。

這一則故事有兩個值得我們留意的地方。第一,行孝並不在乎血緣,而是在乎身份,後母雖然和閔損沒有血緣關係,但在家中的角色是一家之母,所以她仍然具備一定的地位,故此閔損在情理上仍是要對她盡孝。第二,閔損的行為正好體現了「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的精神,即使自己受到傷害,仍可以以恭敬的態度對待他們。

孝跨越生死 緬懷苦日子

「負米養親」的主角是子路。「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

子路年少時家貧,經常要採食野菜為生。為了奉養父母,不惜百里之外的地方負米回家。父母離世後,他顯貴了,享盡榮華,但仍然思念自己的父母,覺得以前的日子雖苦,但能為父母負食的光景是值得緬懷的。

子路的孝體現在兩點︰一、父母在世時,不辭辛勞,走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取米奉養父母,是生前的孝,做到了「孝養」,若心中無敬的話,可能只提供父母野菜之類的東西即可,但子路卻沒有這樣做,可見其做到「孝敬」。二、父母離世,自己已是身居要位,享盡富貴,但仍沒有忘記父母的種種。子路時刻緬懷父母,是一種情感上的延續,我們常說的「慎終追遠」,子路的確做到了「追遠」。因此,子路的孝是跨越了生死。

孔子的三個弟子為後人示範的孝行,有很多值得細味的地方。雖難以稽查故事的真偽,但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反思我們今日對父母的態度,重新思考自己是否已經盡孝。■心台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