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紅,一份現今大部分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網紅成為新興行業。香港的網絡人大多透過網上短片平台YouTube分享短片,逐漸走上網紅的成名之路。要在網紅界佔一席位,就必須要有特色,但說到香港有特色的網紅,李浩誠必榜上有名。
李浩誠(Max)除了是MC、藝員外,更是網紅,他在YouTube成立名為「Maxer Khan(Max)」的個人頻道:第一眼看到Max,即令記者印象深刻:高大魁梧的Max雖擁有南亞裔人的面孔,但溝通卻是操流利的粵語,外貌和言語兩者可說是帶有強烈的對比。Max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十分了解香港的文化,即使是溝通對話上,他總夾帶着不少潮語,可說是在骨子裡便散發着香港人的感覺。
興趣中發掘題材
Max的YouTube頻道名為「Maxer Khan(Max)」,營運了四年多,但Max坦言當中大部分的收入並不是由Google支付,「坦白說由Google發給我的收入,每個月只有一、二千元,這些都是來自YouTube中的廣告分紅。」網紅必須從其他途徑中賺取更多的收入,「我們要在拍YouTube片以外接其他工作,我也要做好自己的Profile讓客户找我合作,我報價給客户,那個價錢扣除成本後才是我的收入。」
Max現在的YouTube頻道的內容包羅萬有,電影影評、歌曲翻唱、日常Vlog等,短片種類繁多,但原來Max在成立頻道之初是拍開箱短片為主,「我一開始拍YouTube片的時候是拍開箱片的,因為我喜歡電子產品,電話、電腦等我都喜歡,我知道如果我拍這個類型的短片,總有一天會有人找我合作,之後真的有不少電子產品品牌找我去他們的發佈會拍Vlog宣傳。」Max在其興趣中發掘拍攝題材,在拍攝開箱短片後,Max又拍攝了不少餐廳介紹和電影影評的短片,「因為我好喜歡吃東西,所以我拍片介紹餐廳,而我又喜歡看電影,所以我又拍片講影評,但影評我不是在分享新的電影,我是分享舊的港產片,我是由《古惑仔》開始講起。」
拍YouTube獲滿足感
大家可能會對Max的樣子並不陌生,的確,Max曾在電視台拍劇,他曾參與《衝上雲霄II》、《情越海岸線》,但在劇集中Max往往只能擔當某幾類型的角色,發展空間並不大,「雖然我是在香港出生,但我是南亞裔,所以無論在電視台拍劇,還是拍電影也好,每次的角色不是當強姦犯就是黑社會,永遠都不可能做到重要角色。」反之,Max在YouTube拍片卻更能滿足其演員夢,「我在拍劇、拍電影時永遠不能做梁朝偉、古天樂的角色,但反而我在拍YouTube時可以獲得這種滿足感。」Max的YouTube頻道中,不同主題的短片都有,「在我的頻道中會有我想要、想試的角色,所以我覺得YouTube頻道,就好像一個電視台般,拍什麼片都可以,當中的收入比起我在無綫賺取的更多。」Max甚至認為做網紅比起做藝人更好,「如果我們正面去看網紅這個職業平台,再配合商家去合作,其實我認為比起做藝人更好,YouTuber與藝人的分別是YouTuber可以自由發揮,在YouTube頻道中我可以充當各種各樣我喜歡的角色。」
不要以為Max獨特的南亞裔面孔會成為其發展網紅職業道路的障礙,反之,卻因此而深受網民歡迎。「巴鐵俠」是Max在短片平台抖音的別名,Max除了精於英文、粵語外,普通話更是十分流利,但原來「巴鐵俠」的名字是內地網民替Max改的,「我是巴基斯坦人,而因為巴基斯坦和中國在貿易上是友好關係,所以巴基斯坦人在內地是十分受歡迎的,他們也喜歡以『巴鐵』稱呼我們,當中鐵的意思即是好兄弟,後來他們便叫我做『巴鐵俠』了。」更曾有網民以為Max是喬寶寶的親戚,「我的抖音頻道成立之初,常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印度人,又會以為我和喬寶寶有親戚關係,我最後還要拍片澄清我和喬寶寶並沒有關係。」在抖音中以關鍵字「巴鐵俠」去搜尋,基本上全是Max的影片,可見網民的力量十分大。
加入網紅經理人公司
「留意到外國有好多YouTuber經常會拍攝一些十分高質的商業片,而這些YouTuber的背後都會有一間公司去管理他們。」Max在三年前成立了影薈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旗下的藝人主要為網紅,最近他更和網紅經理人公司到位有限公司合作,替其公司一眾網紅洽談廣告合作。Max表示由於網紅仍屬於新行業,行業的運作模式未算十分成熟,商界與網紅合作時,往往因不熟悉網紅行業的運作而出現不少問題,Max亦曾因自己沒有入網紅經理人公司而面對拖薪的問題,「我以前在出糧時,往往只能給予我的銀行個人户口號碼,但卻很難收到工資,有時拖欠很久才能收到,因為商業公司沒有信心,可能他們在程序上要交代很多事情才能把金錢轉賬至個人户口中,而我在接工作的時候,由於我不是以公司名義和身份接工作,他們會問我有沒有商業登記,又會問我背後有沒有Marketing,後來得知製作團隊只得我一人,他們又會問我用什麼器材拍攝等等,很多疑惑。」■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