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一件穢、兩件亦穢

2019-03-04

潘國森

大眾傳媒(mass media)的功能,按照筆者小時候所學主要有三,即:娛樂、資訊和教育。「寓教育於娛樂」是老得掉了牙的「金句」;而傳播既正面又正確的資訊,這事本身就是在教育群眾!此所以所謂三大功能,最終還是離不開教育。

電視劇原本以娛樂功能為主,但是電子傳媒的威力每每強過學校的語文教師。首先衝擊是俗語、熟語。例如筆者小時候常聽到的「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年」,在前些時就給香港電視劇的編劇改為「長憂九十九」!許多時候編劇大老爺、編劇姑奶奶年紀都輕,電視台高層卻給了他們生殺大權,由是一錘定音!因為許多小朋友都是先在電視聽到「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那麼我們老香港縱然說到口乾,小朋友就是「先入為主」,把「我老人家」的「金石良言」當如耳畔東風!

就如上回提到那個外省小朋友,他書讀得也多,在好幾個學術領域還是專家級,卻堅持他小時候聽的「撩鬼攞命」為正,我老人家教他的「撩鬼攞病」則堅決不信。這真是「惡紫奪朱」,秀才遇着兵,有理說不清了。

又如,許多年前聽有小朋友說「一件污、兩件穢」,不知是他本人自己亂改,還是有人向他灌輸了這個愈改愈錯的版本。原來的說法是「一件穢、兩件(亦)穢」!為什麼原句在修辭上沒有變化?會不會「犯重」?前用污、後用穢不好嗎?

實情是這俗語的語源是一句廣府話歇後語「和尚食狗肉:一件穢、兩件(亦)穢」。知道了語源之後,整句就很好理解。和尚是佛教有道的出家人,因為中國漢土經濟發達,漢傳佛教的寺院多有田產,可以自給自足,僧人不必外出向善信化緣,所以有條件茹素而不殺生。南傳佛教則以僧人都化緣而不便挑食,善信給什麼就吃什麼,所以不禁吃肉。藏傳佛教則以西藏高原氣候嚴寒,僧人不進食動物食材、少攝取動物脂肪就極可能抵不住當地天氣。

這個歇後語的意義是和尚吃狗肉是犯戒,吃第一塊狗肉已犯了,再吃第二塊仍是犯戒而已!用以比喻當事人衝破了個人的道德防線,做了第一次不應該做的事,心裡就感覺到再做第二次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此所以原來的歇後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初次破戒犯罪、吸毒、殺人、當娼等等。

不論是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不同年齡層的人總常會出現所謂「世代矛盾」。傳媒亂改語文還算小事一樁,反正語用習慣總是隨時代緩變。

倒是香港的教育出了大問題,有個別教師公然宣揚和推廣不符合「社會良好道德標準」的歪理,好像法律教師教大學生犯法,社工教師鼓吹「娛樂性用藥」(即是「濫用藥物」或「吸毒」);醫學教授鼓勵年輕人性濫交(或稱為「多重性交對手」multiple sexual partners);中文系教師、宗教領袖鼓吹不問場合和語言環境,肆意講廣府粗口髒話......等等。

平日在香港市面走動,愈來愈多小朋友粗口橫飛,該是「一件穢、兩件亦穢」了。妙齡少女慣了把「性器詞」、「性交詞」掛在口邊,未免有損市容!一位信耶穌的朋友還說我「迂腐」呢!阿彌陀佛!阿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