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英論客座】字典再版 字義改變

2019-03-08

上期講到同義詞詞典(Thesaurus)以同義和反義字詞釋義,和一般字典不一樣;也提到和一個字「做朋友」,可以從文本和字典兩方面入手。今天筆者想稍為深入說說何謂做朋友。

這裡的交朋友,不是一個暗喻(metaphor),而是真正字面上的交朋友。以工具論看待語言一直有之,而從Sigmund Freud奠基心理學,Ferdinand de Saussure奠基語言學,現代語言學開始探索語言的本質,然後會有了「人的意識和語言相互影響」之類的論言,意思是「人」由語言組成,「人」也發明、使用語言,於是慢慢擺脫了工具思維,以流動的觀點看待之。

筆者學習英文相當久了,現在閱讀時,除了所謂與「作者」對話外,很多時覺得文字本身也有生命,是朋友。(讀者可參考Roland Barthes的The Death of the Author一文,稍為了解下文學中的新批評主義(New Criticism)對歷史主義(Historicism)的敵視。「作者」是一個可疑的概念。)仔細想想,經歷一段互相了解的過程,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裡劃一下兩個重點,「互相」和「了解」。

「互相」表示相向,人認識文字容易理解,反過來難。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它視作一個反饋的過程,在使用文字、對它越發了解後,在不同的時刻會意識到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例如行文不夠嚴謹,表達含糊,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字詞的不同面貌。

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簡單總結這個互相了解的過程。撇開反饋不說,在操作上,我們可以從1) 其出現的文本、2) 普通字典及3) 特殊字典去了解一個字。

接觸一個字的第一現場,當然是文本本身了(除非你很蠢地背字典)。這是我們和它第一次見面,可能有點眼生,但我們能看到它的面目,聽見它的聲音,發現它在段落中所在的位置。這個屬於「當下」的瞬間,其實既包含了「當下」,又包含了該文本創作的「過去」,展現了一種矛盾的時間性。以莎翁的十四行詩第六十五首(Sonnet 65)(Thomson出版,The Arden Shakespeare 系列,1997年)的首四句為例:

Since brass, nor stone, nor earth, nor boundless sea,

But sad mortality o'er-sways their power,

How with this rage shall beauty hold a plea,

Whose action is no stronger than a flower?

Since在這裡的意思是because,相信大家都認識這個字。從16世紀末到現在,since的樣子還沒有很大的改變,可以說凍齡了。我們看見這個字的時候,既有「當下」閱讀的接觸感,看見它扮演茬s結詩句邏輯的任務;另一方面,這個字其實是於16世紀被書寫的,像是一塊凍結了的屬於「過去」的化石。

在這種時間性之外,它在文本的位置也展現茠韃〝-我們看見了since在16世紀時,在這首詩這個空間的具體模樣。

有時我們還會查字。筆者所指的普通字典,即給出一個字的不同解釋,輔以例句那種。這種字典一般是記錄了字從現在到過去一段短時間內的不同意思,這就是為什麼字典會不斷再版,因為字的意思會隨時間改變,而一般字典並不會記錄一個字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釋義。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時間上的橫向切片。

通過普通字典,我們和一個字做朋友,可以看見它在最近的、穿上不同衣服的樣子。

至於特殊字典,下期再續。

■Raymond Chik(chikyukfung@hotmail.com )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