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舉辦的「網樂Teen才嘉年華」中一個家長講座,筆者與家長分享培育資訊素養對孩子及自身活在數碼世界的重要性。當中不少家長反映,流動裝置設計原意是方便溝通,可惜孩子擁有這個「工具」後,不但與父母少了溝通,對話內容的質素也變差,令親子間的隔膜越來越厚。
想解決這問題,家長不妨先進行一個「自問自答」的小測驗,問題包括:
1. 你是科技產品的初學者,還是充滿天分的專業用家
2. 你喜愛與好友面對面傾談,還是透過流動裝備溝通
3. 你學習的模式是依循邏輯,還是直觀
4. 你多數每一時段完成單一工作,還是同一時間處理多項工作
5. 你喜愛每刻與一個或一小群人互動,還是同一時間與極多人社交
6. 你習慣從傳統媒體獲取資訊,還是依賴多媒體
如果所選擇的大部分均是前者,家長便是數碼世界的「移民」,而孩子卻是「數碼原居民」。如果父母想進入子女的世界,便要花心機讓自己投入數碼世界,適應「原居民」的生活。因為作為「移民」,總不能期望「原居民」改變來遷就自己,例如我們移居至西方國家,也不會要求當地人學習廣東話,而是自己主動學習當地語言,向原居民了解當地的生活模式和公民責任等,讓自己適應及享受新生活。
放下身段 試了解孩子動機
有了這個心態,家長便可放下身段,嘗試了解孩子在數碼世界的活動和其背後的動機,從而建立話題,改善親子關係。例如可以嘗試玩孩子喜愛的網上遊戲,了解其特性及吸引之處,並找出當中的學習元素,和孩子聊天交流玩樂心得。在請教過關竅門之餘,家長更可分析該遊戲帶出的正面及負面影響,以軟性手法教育如何慎選遊戲。在相處過程中,父母也需給予孩子實在的讚賞,讓他們發現虛擬世界有的成就感、認同感,在現實生活中也尋得到,而且聽得見。
持之以琚A父母和孩子便能建立朋友式的親子關係,一步一步把隔膜的牆削薄。想了解更多實用策略?可瀏覽教育局的「共建更好的網絡世界」資源套 (https://www.hkedcity.net/parent/s_elearningseries/),與孩子在數碼世代並肩同行。 ■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洪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