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參加2019/20學年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申請調整學費程序昨日截止,業界預計不少全日制幼稚園都會申請加價。有幼教界人士感嘆現時教育局提出的「人頭」資助額加幅太低,未能應付教師薪金升幅等營運成本增加的需要,加上業界近年受制於出生人口下跌影響,期望局方可增加資助額,或在批准幼稚園申請調整學費方面有較大彈性。
教育局表示,現時接獲約760所幼稚園申請在2019/20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截至2月底,725所已獲批准,當中包括2所在2018/19學年沒有參加計劃的幼稚園。
根據局方早前發出通函顯示,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可獲得的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臨時單位資助金額,分別為每名學童每年35,110元、45,640元及56,180元,較去年增幅約2.3%。在扣減政府資助後,半日制和全日制/長全日制的學費上限為每年10,530元及27,380元。
香港文匯報向辦學團體及幼教界人士查詢學費調整意向。東華三院發言人回覆指,屬下16所幼稚園全屬非牟利幼稚園,設有半日制及全日制,其中所有半日制幼稚園在2019/2020學年均不會收取任何學費。
全日制平均增幅3.33%
至於全日制幼稚園則有部分作出學費調整,但仍盡力維持學費於合理的水平,在扣除計劃資助後,平均增幅為3.33%,全日制的全年學費為7,800元至$14,950元。發言人強調,在釐定學費水平時,均經嚴謹評估及考量,按學校的營運成本需要而向教育局申請學費調整。
教聯會副主席、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表示,該校本學年首設全日制課程,下學年申請加幅約10%以內,估計區內部分全日制幼稚園的申請加幅亦會相若,「人工都加4.5%有多,教育局的(臨時單位資助)數字肯定是少,如何平衡得到?」
少於4.5%恐影響收支
香港近年出生率偏低,林翠玲表示全日制學額早已不如以往「爭崩頭」,個別幼稚園收生情況未見理想,她透露局方傾向相關加幅不高於4.5%,擔心會影響幼稚園的收支狀況,至於半日制課程維持免費的機會相信較大。
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主席郭楚翹亦對資助額增幅太低呻慘,「雖然話可以申請加價,但最終還是要教育局批准才行」,因此加幅若最終追不上通脹亦無可奈何。根據過往經驗,郭楚翹認為局方最終的「人頭」資助額加幅預計3%至5%不等,估計不少全日制學校都將有一定程度學費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