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綠動 > 正文

全流域治理 核心區建生態護岸

2019-03-31
■石明■石明

3月7日全國兩會廣西代表團開放日上,桂林代表提出,將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作為請求國家重點支持的事項,隨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陳武表示將專題向中央領導匯報,希望從國家戰略層面對漓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給予支持,早日納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建立的項目庫,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

含17類二級工程斥190億

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石明表示,上述「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是從全流域層面統籌謀劃漓江生態保護與修復,共有6大類、17類二級工程、1,316個工程子項目,總投資約190多億元。

其中,漓江核心區將建設生態護岸14.2公里,並繼續對漓江(城市段)進行排污綜合治理,包括對漓江市區段及小東江、靈劍溪、桃花江、南溪河等六條支流截污排污綜合治理,對17個遠離城市管網的鄉村生活污水排污進行處理;繼續對漓江幹流沿岸村莊污水垃圾進行綜合處理,一村一策、一村一廠,建立155個污水收集──處理──生態淨化──達標排放──長效運營的農村生產生活污水生態處理體系;在陽朔縣40個自然村建設農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採樣「微動力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濕地」處理工藝;對漓江風景名勝區漓江幹流沿岸約12,000餘座農房進行景觀風貌綜合整治改造,及53個村莊的漓江岸線生態防洪景觀改造。

專家籲恢復濕地增補水

繼續對漓江流域水體進行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重點是興安縣漓江支流小流域治理工程,包括靈渠(漓江上游)兩岸沿線74個村莊的改廚改廁,整治亂建、亂挖、亂搭、亂養,解決農村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對興安縣漓江干流沿岸37個村莊進行風貌改造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興安縣大溶江、維修東、西幹渠68公里及靈渠生態景觀修復工程等。

石明說,還要強化漓江生態環境監控預警體系及應急響應體系建設,包括市級監控和應急中心平台及在漓江幹流支流建設1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及100個攝像頭。

廣西水利廳原副廳長、水生態專家蔡德所教授認為,桂林近郊的會仙濕地面積從25平方公里萎縮到6平方公里,對漓江的蓄水補水功能大大下降,應在恢復會仙濕地面積的同時,利用會仙濕地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重共同作用來實現對漓江污染水體的修復。同時大力推進「生態水庫」與漓江生物棲息地建設,恢復漓江形態的多樣性,構建「六江四庫四湖一濕地」的漓江大水系生態網絡及漓江水生態健康監測系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