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帶路」勢頭勁 多國獲益豐

2019-04-24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 香港文匯報記者朱燁  攝■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 香港文匯報記者朱燁 攝

埃塞駐華大使:中國投資基建 助埃成輕工製造強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世界目光也將再一次聚焦中國。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參與其中,今年將有40來位國家和國際機構領導人參會,足以說明「一帶一路」倡議「勢頭越來越強勁」。他相信,包括埃塞以及中國在內的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會從此倡議實行的項目中獲益。

特肖梅.托加強調,「一帶一路」絕不是一方獲益的倡議,而是多方合作、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倡議。「一方獲益的倡議不具備可持續性,必不會長久,世界上也不會有人願意參與不能獲益的合作。」他說,「因此,很明顯,不論埃塞還是中國,或是沿線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擬建30個工業園區

提及「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特肖梅最關注的首先是聯通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吉布提首都的鐵路(亞吉鐵路),這條由中國投資建造的非洲首條現代電氣化鐵路,為埃塞俄比亞運輸貨物、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次,則是為吸引外資外幣、刺激出口、提升製造業水平,以及解決更多就業貢獻良多、亮點頻現的工業園區建設。

在首屆高峰論壇上,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埃塞俄比亞等國簽署了工業園等項目的貸款協議。據大使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目前埃塞俄比亞已經有10個工業園完工並投入運營,2個工業園區正在建設中,預計到2020年埃塞將擁有30個工業園區。

「這些工業園區能幫助埃塞俄比亞吸引外國投資者,並提升我們在非洲的競爭力。」特肖梅說:「園區建設對於幫助我們國家實現雄心和願景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埃塞俄比亞成為了非洲第二大外資投資地,接下來將計劃成為非洲的輕工業製造強國,而工業園區能夠為埃塞實現這一目標,提供優勢。

「不僅中國企業對此感興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也願意到園區來。」他說,「他們選擇與當地企業合作或者直接投資,這些投資不僅貢獻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帶動了出口,還為我們帶來了外幣,而這恰恰是我們非常需要的。」據悉,工業園區入園行業分佈廣泛,涉及紡織、服裝、製鞋、鋼筋、水泥、製藥等,這些企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中企助力就業擺脫貧困

據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7年間共有279家中國企業在埃塞投資,共創造了28,300個就業崗位,其中19,000個來自於製造業。他表示,在埃塞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他稱,中國企業到埃塞開設製造業工廠,僱用數萬的當地員工,並對這些員工進行培訓,增強了他們獨立的技術轉化能力,也為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及脫離貧困,貢獻了力量。

望有更多項目合約簽署

談及對第二屆高峰論壇的期待,特肖梅.托加希望,能聽到關於第一屆高峰論壇所列項目的落實情況,並能了解上屆峰會取得的具體成果。「希望能有更多項目合約得以簽署,當然,若能結合非盟《2063》議程以及埃塞自身發展政策,就更好了。」

特肖梅認為,「一帶一路」是全球化進程中很重要的一項倡議。但他也提出,就像很多合作關係一樣,「一帶一路」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他認為,挑戰之一就是合作國家間都必須以強有力的承諾為保證,挑戰之二則是如何充分考量、融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自不同的政策以及完全各異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樣的項目,能力強的國家推進速度會快一些,而另一個國家可能需要慢慢來。」他說:「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他續指,挑戰之三來自金融、資金領域,「倡議裡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如何可持續地拿到這筆錢,值得各國貢獻智慧、好好商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