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霑先生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 1997)》裡,一段描述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粵劇和粵曲境況的文字:「這段時期,人才鼎盛。紅伶如馬師曾、紅線女、薛覺先、半日安、上海妹、新馬師曾、余麗珍、何非凡、鄧碧雲、陳錦棠、梁醒波、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白玉堂、麥炳榮、鳳凰女等前輩,仍在盛壯之年,演出頻密。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陳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班,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歌壇上更冒出了一群模仿前輩伶人聲腔的新人如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等,各以新紅線女、小何非凡、新芳艷芬、小芳艷芬身份,為顧曲周郎提供娛樂新貌。撰曲寫詞的,如吳一嘯、胡文森、羅寶生、王心帆、黃柳生、潘一帆等也紛紛出道,樹立個人風格。他們多數專責撰寫唱片及歌壇演唱的粵曲曲詞,偶然參與劇團戲班的劇本編著,是粵劇編劇家如李少芸、唐滌生諸人之外的粵曲生力軍。又因為潮流興盛,本來只負責作音樂拍和的樂師如朱大祥,王粵生等,也開始創作『小曲』旋律,來豐富漸漸聽厭的傳統梆黃。」
上述一段文字,談粵劇的部分,除把上世紀三十年代自成一派的馬師曾、薛覺先、白玉堂形容為「盛壯之年」有點誤差外,大致符合實況。但說粵曲部分,提及的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主力在電台播音、灌錄唱片和隨片登台,較少在歌壇演唱。據我所知,張月兒、陳錦紅、梁瑛、辛賜卿、白鳳英、冼劍麗、廖志偉、伍木蘭、李燕萍等均是當時活躍歌壇的歌伶。當年,到歌壇聽歌的顧曲周郎日漸減少,部分歌伶轉到夜總會表演,亦有在表演裡加入戲劇成分,增加娛樂元素,成為「幻境新歌」。
我認為上世紀五十年代歌壇走下坡,與「麗的呼聲電台」的出現有關。「麗的呼聲」不僅播放粵曲唱片,還製作粵曲節目,例如:粵曲歌唱小說、社團粵曲、樂社演出等,邀請李銳祖、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等參加演出,又聘請唐滌生、羅寶生、鄭孟霞等擔任製作人,吸引無數歌迷,直接打擊歌壇的生意。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