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北京報道
香港著名音樂人梁基爵近年來主攻設計新媒體樂器、創作實驗性電子音樂。在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上,他用頗具儀式感和震撼力的聲音裝置,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神遊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順時針逆行》。「不同的媒介合體成為一個作品。希望透過這個作品,能讓內地的觀眾了解香港除了傳統的藝術家,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在他看來,自己作品的觀眾,一定是開放的、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群體。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梁基爵是「人山人海」的成員之一,單曲《色盲》被收入王菲的專輯。許多歌手也曾頻繁邀請他來編曲,楊千嬅的《歌舞昇平》、陳慧琳的《寶萊塢生死戀》等都出自他之手。他還曾與鄭秀文、陳奕迅、梅艷芳等歌手合作,負責作曲及編曲工作。
就在當紅之年,梁基爵卻在某一天意識到用傳統的方法來表達音樂太過於滯後,於是開始走上追求音樂與科技的聯合之路,尋找很多不同的方法去製造和呈現聲音,並於1995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六月雪》(Snow In June),實驗新古典與電子音樂的混合與撞擊。
2011年,梁基爵同一眾媒體藝術家創作了新媒體音樂演出《電紫兔/克》,並推出音樂專輯《Digital Hug》。這部專輯獲得了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2011」銅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2012「最佳電子藝人」,及香港傳藝節頒發的「十大傑出設計師大獎2012」。
另類音樂體驗
作為音樂創作之星,梁基爵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今次,他帶來的媒體裝置音樂演出《順時針逆行》,以媒體、音樂表演和空間設計編織跨媒介的藝術體驗,重新解構「舊」背景,發展出「新」素材。他的團隊由歷史上第一首弦樂四重奏--約瑟夫·海登的《弦樂四重奏第一集》為起點,演變出充滿未來感的電音體驗。
多媒體裝置的存在為展示藝術構想提供了多樣的可能。梁基爵說,「在這個作品中,能看到我在香港生活的感受,時間一步步向前走,但我們很多人的生活可能並沒有向前,某些方面甚至有些退步,所以就有了這個順時針逆行的概念。時間是不會等我們的,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此外,演出還將遇險求救信號(SOS)加入了現場的音樂和視覺元素中,強化了表演核心概念。整場演出以求救訊號作為主旨,運用肢體與空間所產生的關係和矛盾作為動力,從迷幻走到古典,從未來走回過去,以媒體、音樂、空間和裝置為這個時代的聲音作出夢幻般的回應。
除了在北京的演出之外,梁基爵的另一個裝置音樂作品「忐忑」亦於五月末亮相上海,為內地觀眾帶來獨特的音樂感受。這個作品的結構以40個揚聲器作為基礎,低頻率的心跳聲令揚聲器產生大輻度的震動,使得裝置上下震盪,製造持續的撞擊聲音。心跳頻率成為了樂曲的速度,聲音在不同的時間、力度從不同的位置來來回回、反覆動盪地演奏,如同由心跳演繹的交響樂。「『忐忑』是一種反覆不安的情緒,心緒起伏不定的樣子。這個作品去過很多地方展出,也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之一。」他說,這種翻來覆去的情緒富有另一種音樂性的特質,甚至一種幾何圖像般的幻想。
關於合作者,梁基爵並沒有特定的對象。此前,他曾與台灣著名導演蔡明亮合作了一部媒體裝置音樂會《一零》,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建構出一層層人與人在城市穿梭互纏的豐滿面貌,形成一種多維感官體驗。下一個作品,他想要找一個很懂用肢體語言表達聲音的導演,一起用更多不同身體狀態去發出聲音,打造全新的裝置。
未來,除了做音樂以外,梁基爵還會去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比如使用雕塑、畫圖等不同的媒介來展示其對聲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