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追尋史料 本報記者兩度通報重要信息

2019-06-10

1937年,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用一台16毫米攝影機秘密拍攝日軍暴行影像,為留存至今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成為侵華日軍屠城血證。2018年1月,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採訪美國華僑邵子平尋找約翰.馬吉影片的過程中,發現1991年邵子平從約翰.馬吉牧師兒子大衛.馬吉地下室13捲膠片原片中篩選出的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影像有「37分零5秒」,時長遠超南京紀念館現藏的17分鐘,該17分鐘影片是大衛.馬吉在2002年所贈。

香港文匯報記者立即將此信息告知南京市政府,得到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的高度重視。2019年1月28日,南京為此迅速成立專家組擬赴美徵集史料。

南京專家組由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連紅領銜,另兩位成員是江蘇行政學院楊夏鳴教授和《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雜誌主編劉燕軍。

今年2月3日,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圖書館員邵華,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委託,從美國耶魯大學圖書館網頁上查到,約翰.馬吉牧師的孫子馬吉三世在2015年11月將祖父拍攝的13捲電影膠片原片和相關光碟、錄像帶,全部捐贈給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其中第1捲和第9捲膠片原片內容包含南京大屠殺影像。此重要信息被香港文匯報記者再次及時通報南京專家。

4月17日,張連紅一行循此信息赴紐黑文(New Haven,又譯紐哈芬)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查閱約翰.馬吉資料,得到馬吉家族許可,喜出望外地無償獲得了全部影片拷貝,其中記錄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有6個版本影片,各版本內容多有交叉重合,許多組鏡頭為南京紀念館藏17分鐘影片中所缺失。

紀念館數據中心料今年底建成

建立於1985年8月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第一座抗戰類紀念館。紀念館館藏抗戰類、勝利類、「慰安婦」制度類等多個系列的文物6,000餘件。大量的文物、照片、歷史證言、影像資料、檔案及遺址,對南京大屠殺歷史、日本「慰安婦」制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歷史真相做了完整的闡述。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紀念館自2017年起籌建南京大屠殺史影像檔案數據中心,將館藏的歷史史料、珍貴文物進行數字化。數據中心計劃於2019年底建成,屆時向全球研究學者以及公眾提供分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