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姑娘楊會芳不捨病弱養父母 「背家」上學邊讀書邊服侍
第二十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會芳,來自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侯村鎮伍塔村,小小年紀便承擔起照顧癱瘓養父和唐氏綜合症養母的重擔。長大後,她考上了邯鄲學院曲周分院,帶着她的父母一起上學。她一邊努力讀書,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雖然生活艱難,但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獲得一等獎學金。畢業後,她成為了曲周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代課教師。楊會芳就像那絕壁上的野花,即使處於困境也依舊絢麗芬芳。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顧大鵬 河北報道
據楊會芳就讀曲周分院時的幼教6班班主任溫素華回憶,2012年9月1日,楊會芳在一位中年女人陪同下,最後一個到邯鄲學院曲周分院進行新生報到。當時,她問楊會芳叫什麼名字,沒等楊會芳回答,中年女人搶先回答:「楊會芳。」溫素華以為中年女人是楊會芳的母親,便要求中年女人把電話留下且24小時開機。中年女人卻表示:「我是會芳小姨,叫劉鳳香。她爸媽不能接你電話。」溫素華問:「都出國了嗎?」劉鳳香則說,楊會芳的母親患唐氏綜合症,父親因病臥床像植物人一樣。溫素華說,當時楊會芳聽到她小姨這樣說,眼裡就閃着痕寣C
劉鳳香說,當時與外甥女看了課程後,便建議她「舞蹈音樂美術來學校上,文化課在家自學」。即便如此,但溫素華發現,楊會芳也常常缺課,她決定做一次家訪。
溫素華印象中的鄉村小院,是院子裡雞鴨跑豬羊叫,房簷下掛着紅辣椒。楊會芳家小院卻靜悄悄的,一棵棗樹下散放着一堆乾樹枝。「會芳!」溫素華喊。聽到她的喊聲,蜷縮在偏房一張小床上看書的楊會芳出來迎接。溫素華說:「帶我去看看你爹娘。」楊會芳便帶溫素華走進陰暗潮濕的房間,炕上躺着楊會芳的父親,父親咧咧嘴似在笑,母親則坐在炕角,手裡拿着一把剪刀,自顧自地剪着碎布頭。
年年獲一等獎學金
溫素華表示,這次家訪對她震撼很大,她在楊會芳家裡沒有看到醬油和醋,一丁點肉和一顆雞蛋。她的先生姚獻忠從車上搬下一袋大米和一桶油給楊會芳,她則往楊會芳手裡塞了600元(人民幣,下同)。溫素華走出小院,哭着對姚獻忠說,她擔心這孩子的學業堅持不下去。楊會芳卻小聲說:「老師,我要帶着父母去上學。」溫素華對此表示:「這怎麼可能呢?!」不久,楊會芳真的在縣城租了一間房子,帶着父母來讀書。
有一天,溫素華走進教室第一眼就注意到,楊會芳低着頭無精打采。溫素華一問才知道,原來楊會芳父親昨晚弄髒了被窩。楊會芳讓母親從床東頭挪到西頭,然後再搬動父親從西頭挪到東頭。洗完床單,已是凌晨五點,她不敢再睡,做好飯端給母親,並給父親餵飯,才一路小跑跑進教室。溫素華表示,自從楊會芳把父母帶到縣城,她就沒遲到早退過一堂課,她珍惜在學校裡每分每秒。幼教班60名女孩,楊會芳是唯一年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的優等生。
實現目標成為教師
有一次學校要開運動會,所有的科目都報完了,只有4×100米接力還缺一個人。溫素華徵求同學們的意見,楊會芳第一個舉手站起來說:「老師,我行!」溫素華看着她瘦小的身軀,笑着搖搖頭。楊會芳堅持說:「老師,我真的行!」沒想到,運動會上,楊素芳就像一隻奔跑的小鹿馳騁在賽場,同學們歡快地為她加油,激勵着她越跑越快。
楊會芳曾對溫素華說:「我畢業後也要當老師,像你一樣!」畢業後,她實現了當初的話語,成為曲周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代課教師。溫素華為此感到非常高興:「如今楊會芳真的站在了講台上,她比我做得好!」
楊會芳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近年來,她先後獲得「全國最美中職生」、「河北省優秀共青團員」、「河北省孝女星」、「河北省道德模範」等榮譽,2018年還當選河北省人大代表。官方消息稱,河北已經推薦其為2019年度「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