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新華社昨日發表題為《美方極限施壓的手段依然無效》的國際時評文章指出,近日,美方宣佈將對約5,500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把中美經貿摩擦推向白熱化。面對自身不斷出現的經濟衰退風險信號、以及來自國際社會的反對聲音,尤其是中國的堅決反制,美方一些人的焦慮感愈發凸顯,其妄圖以高壓手段快速壓服中國的幻象正在崩塌。
當前,經貿摩擦對美方的負面影響加速累積。美方不得不承認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企業和產業造成衝擊,挫折感、焦慮感在加深,這不難理解。加徵關稅的傳導效應使得美國消費者痛感增加,對華出口市場萎縮讓農業部門損失巨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十年來首次跌破榮枯線,而被認為是經濟衰退預警信號的長短期國債收益率倒掛......最近,一項針對200多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98%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今年之後將面臨衰退。
中國經濟不依賴單一市場
國際上,貿易戰破壞全球供應鏈,衝擊國際貿易秩序和全球經濟,美國為此正承受着來自各方包括其盟友越來越大的壓力。西方七國集團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都呼籲美國停止貿易戰。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同特朗普會晤時明確表示不支持貿易戰,認為這場貿易戰正在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
反觀中國,在堅決反制美方貿易霸凌的同時,中國經濟社會保持平穩有序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表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認為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很可能僅對中國經濟產生「有限的直接影響」。報告對中國經濟表現給出了總體積極的評價,並對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作出樂觀預測。
一年來的事實證明,以極限施壓逼迫中國就範,以貿易戰阻遏中國發展,只是美方一些人的癡心妄想。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中國的經濟對外依存度顯著降低,貿易結構更加多元化。中國經濟不依賴於某個單一市場。不斷壯大的國內消費市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正驅動着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國良好的發展態勢,一如滾滾向前的歷史巨輪,並非幾輪關稅大棒所能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