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民記倡引收地例增建公屋

2019-09-09
■民建聯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加快公屋供應。 網上影片截圖■民建聯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加快公屋供應。 網上影片截圖

指修訂長遠房策未見效 徵地可短中期大增房屋供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住屋租金高企問題困擾不少基層市民,公屋供應長期供不應求,特區政府雖然在去年修訂《長遠房屋策略》內有關公私營房屋供應的比例,但民建聯批評做法未能有效增加公屋供應量不足的問題,建議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興建更多公屋,相信是短中期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較有效的方法。

最新的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原來的六成與四成比例改為七成與三成之比,但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質疑,修訂並未能夠改變公營房屋供不應求的情況。

劉國勳認為,按政府現時掌握的土地,假設所有覓得的土地能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於未來10年間,亦只能興建約24.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較於10年建31.5萬個單位的新目標,相差達6.7萬個單位的土地,缺口比未修改《長遠房屋策略》公私營房屋比例前的4.3萬伙更多。

劉國勳:回歸後引例達169次

劉國勳昨日與多名民建聯成員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地,指有關建議可以加快改劃新發展區,改善公屋供應不足情況。他們指香港政府過往規劃新發展區時亦曾多次引用《收回土地條例》,而單是在回歸後,條例的引用次數亦多達169次,當中有11宗個案更是直接與發展公營房屋有關,相信引用條例是短中期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較有效的方法。

顏汶羽:「插針樓」欠完善配套

民建聯副秘書長顏汶羽補充,建屋先要覓地,政府雖然可以在市區興建插針樓,但大部分「插針樓」都欠缺完善的社區配套設施,居民生活質素會因而受影響,強調政府要加快市鎮發展,有好的城市規劃,市民才可以有「家」,而不單只是有「屋」。

顏汶羽希望政府可以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所需土地,從而增加公屋供應,重燃公屋輪候市民三年上樓的希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