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民記冀商界主動讓地建公屋

2019-09-20
民建聯約見地產建設商會,希望商界主動讓地建屋,勿動輒訴諸司法覆核。民建聯約見地產建設商會,希望商界主動讓地建屋,勿動輒訴諸司法覆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明其道)民建聯繼續就本港的土地房屋問題出謀獻計,自早前建議政府更積極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地產商及私人地主在新界的農地,以興建公營房屋後,該黨5位立法會議員昨晨與地產建設商會會面,爭取該會及其會員支持,冀商界主動讓出部分土地興建公屋,不要動輒訴諸司法覆核。

至於收地賠償方面,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雙方雖然未就此進行討論,但相信可按現有機制處理。

李慧琼會後表示,現時公屋供求缺口至少涉及6萬個單位,短期內難有方法彌補這個缺口,故爭取地建會支持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以增加公屋供應,並達至3年上樓目標,「地建會及其會員是香港其中一個擁有最多土地的業主,只要他們讓出土地,建屋進度定能加快。」

李慧琼指地建會有人願交地

李慧琼認為透過對話能縮窄與商界的分歧,又引述部分地建會成員表示願意即時交出部分土地,例如新界東北的新發展區有部分土地已劃為興建公營房屋用途,若政府希望收回附近其餘土地,只要按既有程序,相信商界願意配合。

劉國勳促縮短行政收地程序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按現時香港規劃程序,由平整地皮到有房屋落成需時七八年,他認為情況不能接受,民建聯促請地建會配合政府盡量縮短行政、規劃及收地的程序,令「生地」變房屋的過程可以加快,劉引述指,有關建議獲部分地建會成員支持。

另外,社區組織協會建議利用長沙灣英華街一幅空置休憩用地興建組合屋,作為過渡性房屋,深水埗區議會昨日討論有關建議後,原則上同意項目推進,並要求社協定期向區議會匯報項目情況與進度。項目料建兩棟4層高的組合屋,可提供約132個單位,預計2021年上旬入伙。

民建聯深水埗區議員鄭泳舜對項目得以推進表示歡迎,直言面對25.6萬公屋輪候大軍以及平均輪候5.4年始「上樓」的情況,目前過渡屋的供應數量並不足夠。

民建聯要求政府加大力度,鼓勵及物色面積較大的閒置土地或短期租約用地,並委託房委會或房協,興建單位數量達800至1,000個或以上的過渡屋項目,期望多管齊下令現屆政府任內能提供不少於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