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和平鎮,位於邵武市西南部,面積192平方公里,建置始於唐朝,既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也是一個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其眾多古建築是中國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2002年4月8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考察和平時指出:「全國古城鎮很多,和平是最具代表性的,值得好好地保護和開發。」
古稱「禾坪」,寓意地勢平坦、盛產糧食的和平鎮,歷史文化悠久。十多年前,我在南平市直機關工作時,曾與幾位同事一道參觀過。那時,它給我的感覺是,有資歷,缺活力,依然處於「沉寂」狀態中。十多年後的秋日,當我再次光顧時,發現古鎮已然今非昔比。隨行的邵武朋友告訴我,2011年,和平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後,鎮裡抓住機遇,樹立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堅持「修舊如舊、修舊如初」原則,先後投資數億元,對古鎮進行保護和修繕。現已修繕和平書院、縣丞署、東門譙樓等文物保護單位10餘處,並建成東門、南門及太極三個廣場。朋友見我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改用略帶自豪的語氣說,如今這座「老當益壯」的小鎮,好比逢春枯木,抖落歷史塵埃,憑藉古樸的文化底蘊,散發出獨具特色的魅力......
這話不假。和平古鎮既有大量的明清建築,又有完整的古老街巷。那條貫穿古鎮南北的舊市街,因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風貌,被譽為「福建第一街」。該街全長600餘米,寬約6至8米不等,因北高南低的地形關係,街道順其自然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躍躍欲飛的青龍。古街兩旁,分佈茠韘奀讔a橫交錯呈網狀的、卵石簇擁石板的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牆窄巷,古樸清幽。鱗次櫛比的古民居,既有中原古風,又具地方特色,堪稱古民居的瑰寶。我注意到,街面中間的石板,質地有別,表面一樣--一塊塊油光發亮,似鏡非鏡,如詩如畫。有詩讚曰:「江南冷雨北吹斜,人影百姿映在街。潔石鏡明非打銼,但憑千載萬家鞋。」
古鎮值得一看的風景很多。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豐富的民俗文化遺存。「壁剪裁天地,地幽碧落奇。巷深苔蘚盛,天小白雲稀。」這首詩,是對和平古鎮那些蜿蜒在高牆之間,雖然古樸、幽靜、深邃,卻蘊涵茷k勃生機小巷的真實寫照。這裡,每一條古巷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巷名都有一個由來;這裡,有近200幢青磚琉瓦、雕樑畫棟、氣派非凡的明清時代「豪華」民宅;這裡,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工藝、戲劇舞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其中,僅舞蹈種類就達70餘種,主要有花鼓燈、七巧燈、踩高蹺、刀花舞等;這裡,不單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還有儺舞、三角戲等諸多世代傳承的民風民俗。值得一說的儺舞,既是具有祭祀禮儀性質的原始舞蹈,也是古人驅疫逐鬼的一種儀式,約形成於商周時期的中原地區,及至秦漢,頗為盛行。表演時,舞者頭戴面具,呼喊趕逐,引來眾多追隨圍觀者。據和平鎮前山坪村遺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碑刻記載,邵武儺舞始於宋代。邵武南區和平等五個鄉鎮,處於崇山峻嶺之中,因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瘧疾等傳染病時有發生、奪去無數百姓的寶貴生命,釀成「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局面,迫使善良的人們寄希望於超自然的神靈上。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當中原文化作為驅疫逐鬼的跳儺活動傳入之後,自然而然被吸收,順理成章得傳承。
和平鎮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而,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設和平分縣,置「分縣署」和「把總署」,派有駐兵防守,隸屬邵武府治。得益於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平鎮人才輩出,先後出了137名進士,被譽為「進士之鄉」。他們當中有:宋代大理丞黃通、司農卿黃伸、榜眼龍閣侍制上官均,元代國史編修、文學家黃清老等。其所以然,與和平書院、北勝書院的教化密不可分。北勝書院,位於和平鎮坎下村。雖然,它的規模、它的名氣,不能與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相提並論,但它在教化一方子弟方面,卻毫不含糊,不打折扣。山水有意,歲月無情。北勝書院早已蕩然無存,但透過迄今民居中遺存的「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世間只兩樣事耕田讀書,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之類的竹木楹聯,仍可聞到儒家文化散發的芬芳。
較之北勝書院,和平書院更為幸運,至今仍屹立在古鎮之西的深巷間。古樸蒼老的它,是後唐工部侍郎黃峭歸隱故里時創辦的。東面門上有朱熹題寫的「和平書院」四字。黃峭(872-953),字峭山,又名嶽,字仁靜,號青崗,後裔尊稱為峭公或峭山公,遠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自幼聰穎,頗有智略。黃峭在朝做官時,最大的抱負是「復唐」。當「復唐」無望時,便棄官歸隱,並創辦了和平書院。與眾不同的是,和平書院的北大門,別具一格、頗為講究:頂部形如一頂官帽,折射出「學而優則仕」的理念;三扇院門,形成了一個「品」字,意味茩n當有品級的高官。進入書院大廳,須登十三級台階,前六級意為勤奮讀書,從第七級開始,借喻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陞」。大門上方的木雕月樑,呈打開書卷樣,象徵「開卷有益」。史料表明,和平書院初創時,是黃氏宗族的自辦學堂,專供族中子弟就學,開創了和平宗族辦學的先河。然其一脈書香,至今仍氤氳在古鎮各條街巷、各個角落。
同樣極具文化氣息的黃氏「大夫第」,坐落在古鎮北門,共有三座院落,分別位於和平主街東西兩面,佔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南側還建有「護厝」。黃氏「大夫第」,是黃峭第三房鄭氏第十九世孫黃映璧的宅第。該門黃氏自雍正至嘉慶年間,祖孫三代均誥封為大夫,故謂「一門三大夫」。黃映璧為清嘉慶十七年(1812)奉直大夫、直隸州五品知州。觀察發現,該「大夫第」主院落磚石結構牌坊式八字門樓,磚雕精美,富麗堂皇。四幅主畫面,採用粗獷的寫意技法,分別雕刻有松、竹、梅,錦雞、仙鶴等,諧喻「松鶴延年」、「竹報平安」、「富貴長留」、「錦繡美滿」。既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另外還有,房子為穿斗式構架,大式作法,木構件小巧細緻,瓜柱、月樑、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飾精美,栩栩如生。花窗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還雕刻有蝙蝠與鹿,象徵「福」「鹿」。主人的美好心願、文化理念,由此可見一般。就連天井,也用心良苦,採取暗溝排水,水漏設計成銅錢狀,且雕鑿精細,蘊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漫步在和平鎮千年古街,盡情領略古代建築,伸手觸摸歷史文脈,沁入心脾的,是小鎮醉人醉心的濃濃古味;撲面而來的,是小鎮亦真亦幻的悠悠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