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絲
又到秋高時,重陽剛過,當今社會正逐漸進入老齡化,各種老年話題時常引發關注。就像每年都有大齡考生赴考的新聞,甚至不乏父子同場,或母女同考一座學校的例子。不少大齡考生已經看淡了成績,就是想要證明自己,一圓曾經的夢想。為此也有過不少對立的討論。
清代經史學家王鳴盛未出名時,曾多次與父親一同赴考。江蘇學政與王鳴盛是同年,見王父拄茯b杖仍前來應試,就好心勸他這把年紀了,又何苦再自尋煩惱?王父卻不買賬,正色答道:「大人說得不對!大丈夫奮志科名,失敗也沒什麼丟臉的,如果不求上進,安享兒輩之福,我才覺得可恥。」人的自我認同是一個畢生的過程,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也是一種做人的修養。
科舉時代,讀書人須經過童子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錄取率又都很低,所以古代的大齡考生,歷來為數眾多,不少人甚至考了一輩子。清代《貢舉考略》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京城鄉試,從廣東順德入選國子監讀書的老貢生黃章,已經百歲,入場考試時,他的曾孫手持寫有「百歲觀場」的燈籠,作為前導為他開路。到了道光六年(1826年),紀錄又被打破,廣東三水縣103歲的童生陸雲從到省城廣州參加鄉試,成為各地傳誦的大新聞。道光皇帝感念其毅力可嘉,特賜予國子監司業銜,獎掖他力求上進的精神。
乾隆對大齡考生也十分敬重,他60歲生日,聽說江西鄉試,有個99歲的考生李煒未能中試,便下旨特賞給舉人。癸巳年(1773年)會試,乾隆又讓主試大臣伊齡阿、汪承霈統計進京參加本屆會試的各省舉子,有多少大齡考生。結果90歲以上者有4人,80歲以上者31人,70歲以上者5人,都經過三場會試,沒被錄取。乾隆又都給予嘉勉。其後,乾隆第五次南巡,99歲的福建舉人郭鍾岳到浙江迎接聖駕,也獲恩賜為進士。
也有憑真本事通過考試的高齡考生。乾隆年間,廣東肇慶的老秀才謝啟祚年過九旬,仍每屆參加鄉試,地方官想把他的名字呈報上去,以獲朝廷恩賜,卻被他謝絕。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98歲的謝啟祚中試為舉人,興奮之餘,他寫下《老女出嫁》詩,自謔年邁中舉,就像老姑娘出嫁。而他永不言棄的精神,也生動詮釋了高齡赴考的意義:只要想考,永遠都不晚。
還有一些是只是為了想要證明自己的智力和潛能的大齡考生。清代,上海人潘襄13歲成為秀才,17歲入府學,成為「吃皇糧」的生員,其後他從最高學府國子監畢業,到地方擔任教職,還做過一任縣令,宦途雖然不算顯達,但也沒有受過什麼挫折。他年老退休回家,70歲時突發奇想,改名參加童子試,想以秀才的身份重走一遍科考路。但遺憾的是,直到他83歲去世,連續參加了三次童生的進學考試,都名落孫山,未能實現夢想。
大齡赴考作為一種奮鬥歷程,其意義至今依然存在,因為這種對於知識的追求,與現代教育倡導的「終身學習」理念,是相符的。雖然以實用主義眼光看,這樣的投入與產出收益,並不一定會形成正比,但參與者能夠從中找到有意義的快樂,並由此變得博雅、堅毅,視野開闊,有修養,善於表達,過程很可能就比結果更值得重視。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說的:「人重要的不是年齡,而是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