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老行家:「公民記者」質素參差

2019-10-3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持續數月的暴力衝擊現場湧現大批所謂「民間記者」或「公民記者」,雖令網絡資訊更加豐富,但同時也令人質疑這些資訊的質素及真偽。有資深傳媒工作者指出,「公民記者」未必接受過新聞專業培訓,其報道也難辨真偽,容易誤導公眾;若社會充斥大量「公民記者」,只會令整個傳媒行業質素下降。在目前環境下,他認為是時候討論應否由官方統一審批及發放記者證,「傳媒在社會上有很大權力,但同時亦有判定新聞真偽的責任。」

不少網媒的報道來自「公民記者」,部分更不設審稿制度,以致許多網上新聞只是濫竽充數,甚至是有人故意造假。有資深傳媒工作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類似「公民記者」多年前已在香港出現,但主要屬娛樂版的「特約記者」,「他們採訪某些娛樂新聞後,一稿多發,賺取多家傳媒機構的酬勞,港聞則很少這樣做。」

他直言,「公民記者」未必接受過新聞培訓,其報道質素參差,最大問題是內容未必真確,誤導公眾,如新聞機構不設審稿便予以採用,更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傳媒有『第四權』之稱,但同時亦有判定新聞真偽的責任。如(假記者)情況持續,或許應由官方統一審批及發放記者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