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化視野 > 正文

「浮游之樂」戶外藝術節展出裝置作品

2019-11-16
■Pete Hill和Sue Hill的作品《龍王》。■Pete Hill和Sue Hill的作品《龍王》。

由誇啦啦藝術集匯主辦「浮游之樂」藝動沙螺灣戶外藝術節,早前於大嶼山沙螺灣村舉行,吸引了不少一家大小參與,場面相當熱鬧。是次活動旨在鼓勵市民親近大自然,感受與它的微妙關係,同時探索「水」及「浮游」的意義,因此藝術節中也包括了不少水的元素。市民可以乘坐小輪由東涌碼頭出發前往沙螺灣村。沙螺灣村的外貌猶如小島,被海水包圍荂A位置亦十分接近機場停機坪。

藝術節舉行的活動內容豐富,包括了戲劇、音樂、視覺藝術、工作坊和分享會等,市民可欣賞到有趣的裝置藝術、以流水為靈感的音樂表演,還有一系列遊戲、工作坊及由跨界別專家主講的講座。記者在採訪當天碰巧遇上互動體驗劇場《奧德賽:歸家海途》的表演,令四周的小朋友蜂擁而上,整個劇場長90分鐘,體驗劇場四散在沙螺灣村的不同位置,表演者會一邊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訴說故事;一邊帶領小朋友遊歷沙螺灣村的各處,表演者和小朋友的互動使孩子們更為投入,笑聲充斥茈|周,溫暖了整個小島。

裝置藝術可說是是次活動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在沙螺灣村的沙灘中有一條龍面對荇,這是極地科學家Pete Hill和景觀設計師Sue Hill的作品《龍王》,作品高7米 ,龍面對荇象徵守護海洋,而龍亦代表力量和權力,對沙螺灣村而言,《龍王》猶如保護荍籪芋A《龍王》的身軀由超過1500個廢棄膠樽製成,當中有約600個膠樽是在沙螺灣村內拾取的。Pete和Sue早前特意來到沙螺灣村,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製作而成。《龍王》融合了科學和藝術,兩位製作作品的設計師計算了膠樽的數量和承受風的重量後製成作品。

另一裝置藝術為《水濂洞》,此為陳建國和譚偉霖製作的,《水濂洞》的構思來自於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水濂洞,《水濂洞》位於中央小徑B中,外表看似一個洋b,作品由竹枝搭成,在作品的外圍有水流動,步入到《水濂洞》中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當中更張貼茼U種資訊,可以看到有各個國家和城市的人的人均用水量,最特別的是作品外圍的水流量會隨虒禤々W的人均用水量增加或減少,讓人更一目了然。

裝置藝術《海的控塑》位於中央小徑A的河流中,作品由李樹勳製作,藝術家幻想將不同生物,如人類、動物等變成塑膠,在河流裡四散荈儠次H片,藝術家以誇張手法呈現微塑膠污染為海洋及生態帶來之嚴重後果,帶出人類作為污染的始作俑者,將要自食其果的信息。

文、攝:張美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