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成祖明)修例風波至今,幾乎每個周末都有遊行集會,但發起人往往以「公義」為名,發起暴力衝擊,大肆破壞店舖及公共設施,不同意見者慘被私刑對待。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不認同以不公義的手段去「爭取公義」,也不接受以侮辱或欺凌的手法對待持不同意見者,並告誡學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社會才有公義,才有希望。
因政見互相攻擊感遺憾
陳家亮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形容,社會變得兩極化,非黑即白,非黃即藍,香港多年來建立和堅守的核心價值,包括言論自由、和而不同等,一下子蕩然無存。最可悲的是人與人之間因修例風波而出現猜疑、不信、分歧,甚至嚴重的衝突,多年朋友因此吵得面紅耳熱,父子因此反目成仇,甚至素不相識的人也可因一句說話、一個動作而被打至頭破血流,對有人因此而永久傷殘,甚至失去生命感到遺憾,「究竟他們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非要把對方剷除而後快?」
他表示,身為醫生,看見許多人在事件中受到嚴重傷害感到很痛心,即使身體得以痊癒,但精神上所受的創傷是極為深遠,甚至難以復原。身為老師,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去教導學生秉持專業精神及道德操守,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將影響每一個關乎病人生死的決定。
陳家亮直言,理解醫生和護士也是人,會有不同的政見和立場,但認為當穿上制服後,就應放下自我,全心全意以病人利益為先,不論傷者是哪個職業或持什麼政見,他們的生命都是平等及寶貴。醫護工作人命攸關,不容有失,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要一絲不苟,教學質素也不可妥協。
寄語「上醫醫人」盡本分
他希望學生明白,當病人把生命交到醫護的手上,就必須時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盡心盡意去救傷扶危、減輕他們的痛苦,又要求學生時刻保持專業操守,絕不能在行醫時帶有個人偏見,要懂得尊重病人的權利、職業和信仰,並保護他們的私隱,因這是最基本的專業精神和道德操守,也是第一天進入醫學院穿上白袍時所作的承諾。
陳家亮常聽到「上醫醫國」,但他認為應該是「上醫醫人」,做好本分才有能力為社會成就更大的理想,當社會愈是彎曲悖謬,醫護人員愈需堅持和發揮最高的專業精神。他不認同以不公義的手段去爭取公義,也不接受以侮辱或欺凌的手法,對待持不同意見的人,以此提醒學生,並告誡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社會才有公義,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