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上周,2019年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連續2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表明製造業態勢趨穩,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同時,內地央行(下稱「央行」)宣佈全面降準,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推動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港股市場延續上行態勢。回顧上周行情,恒生指數上漲0.8%,收於28,452點,國企指數上漲0.53%,收於11,254點,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784.9億港元,較前周有所上升,南向資金淨流入人民幣為75億元。
行業板塊方面,上周各板塊漲跌互現。其中,原材料業上漲4.18%,表現最好,主要是金價上升令貴金屬類股票上漲;能源業和工業也表現較好,分別上漲2.63%和2.59%。電訊業下跌1.13%,表現不理想,主要由於市場預計大型電信運營商2019年給消費者讓利金額同比大幅上升,令電信運營商股價承壓;必需性消費業下跌1.06%,公用事業下跌0.16%,表現均遜於大盤。
今年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
筆者認為,央行在2020年第一天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預示着今年逆周期政策力度將加大,以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2019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由2019年的三大攻堅戰之首調整至2020年三大攻堅戰之尾,強調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這意味金融去槓桿將告一段落。另外,內地銀保監會最近也表示將研究是否對資管新政相關政策進行小幅適度調整,預計2020年中小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有望獲得較為寬鬆的政策環境,表外融資的收縮過程可能有所放緩。
當前內地無風險利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於最高水平,而且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處於1.27%左右的較高水平。隨着非美地區經濟的率先調整,2020年以後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美聯儲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美元或由強轉弱,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央行貨幣政策的空間調節進一步增大。預計未來內地的貨幣政策將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市場化改革辦法促進實際利率水平和企業融資成本明顯降低。近期央行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LPR利率,體現了央行持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市場化方式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決心。
看好港股估值修復行情
本次央行宣佈全面降準,將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人民幣,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利好股票等風險資產。港股市場當前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即使是與先前兩次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相比,香港股市的當前估值也不高,筆者繼續看好港股市場估值修復行情。根據彭博一致性預期,截至1月3日,恒生指數2020年預測市盈率為10.8倍,較過去15年歷史平均低14.5%,處於歷史底部22%區域;恒生指數2020年預測市盈率為1.1倍,較過去15年的歷史平均低26.6%,處於歷史底部9%區域。行業板塊方面,內地銀行、券商、房地產和基建的行業將直接受益於央行降準,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本文任何內容不構成任何契約或承諾,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