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粵詞溯源】揞

2020-01-15

讀音

揞,《廣韻.感韻》音「烏感切」。反切上字「烏」屬影母。反切下字「感」屬感韻,開口一等。中古影母開口一等字今粵讀零聲母。「烏感切」讀am2。

1. 掩藏。《方言》卷六:「揞、揜、錯、摩,藏也。荊楚曰揞。」元.喬吉《一枝花.私情》套曲:「風聲兒惹起如何揞?」

2. 用手掩蓋。《廣韻.感韻》:「揞,手覆。」唐.盧仝《月蝕》:「恐是眶睫間,揞塞所化成。」《何典》第一回:「形容鬼忽覺一陣肚腸痛,放出一個熱屁來,連忙揞住屁股道......」

3. 揩拭。元.賈仲名《蕭淑蘭情寄菩薩蠻》第二折:「春衫雙袖漫漫將淚揞。」

1. 掩藏。如:「你唔好將件事揞喺心度啦!」(「你不要把事件收藏在心裡吧!」)

2. 以手掩蓋。如:「用手揞住雙眼,唔准偷睇。」(「用手掩蓋雙眼,不准偷看。」)又如:「揞實個嘴唔出聲。」(「捂住嘴巴不說話。」)

書籍簡介︰本書共收錄現今仍沿用古漢語的粵語詞匯639 個,均搜集字書、韻書、古典文學、古代文獻等參考資料,追溯其形、音、義的關係及演變,不僅有助讀者認識粵語詞匯的來源和發展,更有助認識粵語的歷史和古書的詞義。■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