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是《紅樓夢》裡帶髮修行的女子,仕宦人家出身,自幼多病,入了佛門,才算好了。後因父母雙亡,住進了大觀園的櫳翠庵。她生性孤高,有一回賈母光降,她服侍賈母喝茶,作者這樣描寫:「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 。」
成窯是明朝成化年間官窯燒製的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為名貴,看它的配套,也知道這個茶杯價值不菲。可是賈母喝了半盞,便遞給鄉下過來的劉姥姥,讓她嚐嚐。
姥姥一口吃盡,嫌淡。這茶杯,因劉姥姥喝過,妙玉就要扔了,連再看一眼也嫌髒,更別說碰它一下了。
有人認為這是嫌貧,有人認為這是嫌俗,因為姥姥是來尋求接濟的,為了這個,可以接受嗟來食,甘受取笑,當眾人的開心果,而妙玉雖然也依附賈府,卻要賈府把她請來,藉此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
貧與俗,本來就是雙生胎。貧,難免會局限人的眼界。整天營營役役,忙着解決溫飽問題,關注的自然是基層需要。俗,也無可厚非。妙玉所以能自高身價,絕對離不開她的家世背景。
她的棄杯,既是嫌貧,也是嫌俗,不過還是以嫌俗為多。因為她講究的雖然不是錦衣玉食,但這精神上的講究,還須依賴物質來維持。
且看她給寶釵和黛玉泡的體己茶,用的是古玩奇珍;給寶玉用的,是綠玉斗 。泡茶的水,是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溶化而來,一直埋在地下。是有怎樣的閒情,才能收這樣一甕雪水?所以她的嫌,就是嫌世間一切俗物,富貴而沒有品味,她同樣看不起。寶玉只問了一句,這是舊年的雨水?就被她揶揄是個大俗人。「吃茶一杯為品,兩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
劉姥姥一飲而盡,又嫌淡,以致賈母眾人都笑了起來,自然是笑她不懂欣賞一盞好茶的真味,給她喝,純乎浪費。妙玉棄杯,乃潔癖使然,後來連地也要洗;杯子嘛,因為自己不曾吃過,才如了寶玉的願,讓他送給劉姥姥。
這潔癖,既苦了別人,又苦了自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妙玉的心,委實蒙塵太厚 。 ■陳美亞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