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坦然擁抱改變 迎接新文化誕生

2020-02-05
■張弓發認為圍村改變不可避免。■張弓發認為圍村改變不可避免。

「元朗顯然比以前旺,商場多了,我們無論是購物、吃飯還是看電影都比較舒適和方便,朋友來到元朗我招呼他們的地方、內容和節目都比較豐富,這些都是元朗居民在改變中所得到的。」

人口增加資源攤薄矛盾出現

錦繡花園業主聯會社區事務顧問張弓發,從小就在元朗成長,自己的家在深圳也是圍村人,身邊亦不乏住圍村的朋友,大學畢業以後一直致力於元朗社區服務。關注到元朗這近十年的變化帶來民生的問題,他不得不承認相比起小時候認識的元朗,人們之間的關係確實比較疏離,他認為是因為人口增長,資源相對較少,人就開始保護自己。過去圍村都是互相認識的人,大部分時候都不拘小節,但是當不同地區的人搬進元朗就會比較重視私人產權,劃分更清晰的界限,「規矩」將村民之間的距離拉開。

雖然張弓發觀察到這種變化,但是他卻覺得事物都是向前演化,不斷改變,而我們需要去做的就是擁抱改變,將它們變得更正面。「如果有一天政府要收回圍村的地,村民要上樓,居住的形態會改變,文化的確會有改變的。」張弓發提到,在建築學裡面會考慮怎樣將人的居住環境和文化互相融合,所以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怎樣在發展和保留文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因為新的文化往往是在既有的文化下衍生出來。「我並不覺得發展是犧牲原有的文化,而是怎樣令這些元素轉化,在發展中照顧人們居住等需要的同時,保留文化,我們需要談雙贏。」張弓發以香港的冰室舉例,它們既保留了懷舊的設計、舊有的模型裝置,能夠給市民提供飲食,也能賺錢,因此是新舊的共生,並創造新的東西。因此在元朗的問題上,他相信市區的人搬進來,就會有新的文化誕生。

發展元朗 先解決交通與食物

好像屏山文物徑同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將一個著名的圍村變成了文物徑,它不但在一個保育的狀態,同時也是一種宣傳、教育的一部分,它讓我們知道歷史文化的由來,能夠給前來的人滲透傳統文化的思想。「另外,那裡有餐廳,村民可以維持生計,卻也在活化他們的東西,我覺得是很成功的。」張弓發又舉例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些小屋,裡面已經不是原來居住的狀態,但是變成了商業用途或者博物館,周邊就發展新城區,是絕對值得香港去參考的。

張弓發認為,圍村的文化無疑是很值得保留的,中國人之間團結、家庭成員之間的維繫都是圍村給我們留下的精神。然而, 想要發展圍村周邊的地區,首先要聽從民意,還需要有具體的基建。他坦言支持元朗的發展,因為香港地少人多,顯然是有發展的需要,但卻不能忽略民生,交通、食物供應,全部都是民生首要解決的問題。他認為政府在批地給發展商之前,應該將交通全盤考慮,而不是小修小補,持續惡性循環,因為這樣只會導致市民怨聲載道、對政府的信任度越來越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