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轉危為機:科創需未雨綢繆 轉變固有觀念

2020-03-28

俗話說:有危自有機。香港正面對着新冠疫情,但亦可能是一個促進科研應用的契機。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指,全球各國均受新冠肺炎影響,利用科技抗疫已是大勢所趨,而LSCM的藍牙手環,算是成功於短時間內結合官產學研,開始發揮本地研發力量。

他認為,科創以及社會各界別需要未雨綢繆,並及早轉變固有觀念,吸引商界大力支持及開拓新市場,讓本地科研盡量發揮影響力,提升香港競爭力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大挑戰。

「科技日益重要,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脫離科技,」黃廣揚說:「今天我們遇到疫情,明天可能碰上其他問題,我們更需要能夠從科技層面解決問題的專才。」

他指出,可能在5年、10年後,或會因各種因素,導致一些技術、運算器等無法購得,「屆時人家有,不代表香港有,千萬不應抱着『凡事就用錢買』的觀念。」

須商界支持 與灣區互動

除了觀念要改變,黃廣揚認為,商界的支持必不可少,「疫情對初創企業的打擊甚大,不要讓幼苗因斷水而窒礙香港的科研發展」。

他認為現時創科人才較以往多,研究成本也有所下降,雖然門檻較以往低,但大企業、大財團的投資力度不足。「香港只靠服務業、旅遊業、餐飲業、酒店業,其實是很危險的,疫情發生就全部停頓,所以香港必須發展更多新的產業。」

黃廣揚又表示,香港擁有足夠的科研人才及理念,但礙於市場較小,無法大展拳腳,故香港科創發展和大灣區內其他城市要相輔相成,「香港商業規管制度相對完善,必須發揮我們的優勢,一方面活用祖國的消費力量,一方面開拓新興國家及亞洲市場,甚至以科研成果遊走於東西方社會中。」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