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人民銀行昨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內地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4%;餘額為103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4%。隨着內地債券市場繼續穩步發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民銀行表示,首季內地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和淨融資規模按年明顯增加,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情況進一步改善。期內,公司信用類債券共發行3萬億元,按年增長35%;淨融資規模超過1.7萬億元,按年增逾8,000億元;此外,發行量與淨融資規模均處於歷史同期高位。與此同時,第一季度民營企業發債約2,100億元,按年增長50%;淨融資規模約930億元,創近3年來新高。
對外開放方面,人民銀行指出,首季銀行間債券市場新增境外法人機構26家,境外機構淨增持量為597億元。截至3月底,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規模2.26萬億元。
定向降準兩步實施
另一方面,央行上周五表示,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並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央行稱,此舉旨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