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給香港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2020-04-14

周春玲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前兩天媒體有一則報道,中大一名學生寄出40封求職信後沒有回音。這則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無疑是在當前艱難的時刻,給人們的抑鬱心情再加一層心理壓力。畢業就失業,這句戲謔的話,在今年的畢業生身上,大概率會一語成讖。對目前正處於畢業之際的同學來講,心情一定很焦慮,家長們會更加焦慮。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難,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不妨討論一下。

從表象看,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大公司取消了在大學舉辦的招聘會,讓許多學子未能通過這種慣例面試與互動,憑藉學業成績、興趣專長選而擇優,確定自己的人生規劃。這是令人遺憾的,正所謂出師不利。如果僅僅是因為受到偶發疫情的影響,大家可以咬咬牙,忍一忍待疫情過後,香港經濟重回正軌,企業的招聘還會再來。

但是如今,新冠病毒疫情只是原因之一,而經濟遭遇近幾十年來,甚至是百年一遇最嚴重的大蕭條,香港市場以及國際市場都出現停擺狀態,這才是主要原因。如是,那麼各種最壞的情況將陸續顯現,同學們就不是忍一忍可以過去了。

香港與世界經濟一樣,正面臨着經濟快速下行的局面。根據財政司的預測,今年香港的GDP下行,負增長已沒有懸念。如果確實出現了負增長的預測,後果將有大量員工失業。從政府數據看,香港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體,大多是中小規模的企業,過去正是這類企業解決了80%的就業,而規模以上的大企業從來不是就業的主力軍。按照美國的奧肯定律,GDP每下降兩個百分點,會拉低就業率一個百分點,這雖然是針對美國測算的經驗數據,但各個國家都大致相同。

由此推算,香港的失業率必定出現近十年的新高。這種狀況,同學們要問問自己,面對逆境你準備好了嗎?這包括個人心理準備、素質準備以及規劃準備。如果沒有任何準備,那麼在這場經濟逆境中是絕處逢生,還是大浪淘沙,就看個人修行了。

國際經濟大環境出現寒流,固然是一個客觀因素。但去年以來,反對派不惜以「攬炒」香港經濟為目的,一次次以暴力洗劫餐飲店舖,甚至連中資銀行也被火燒打砸。更為嚴重的是,不少人還瘋狂阻止、敵視內地遊客來港消費,使香港許多知名的消費性企業陷入倒閉的困境。連一向高貴的大律師行,也要低頭向政府申請救助。

這種人為的「攬炒」香港經濟,導致香港出現了史上最大赤字預算,這不能不引起這位同學認真思考。特區政府動用巨資救經濟、救企業,這只能是暫時性措施。長遠而言,香港還需通過發展,才能保經濟、保就業。但你們若仍然執迷不悟,依然一副「乞食又有咩好怕」的態度,最終葬送的不但是香港的發展,還有個人的前景。

剛跨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可能不知道外面世界發生了什麼,乃至依然抱着所謂「改變」香港的不切實際期望,最終只能是所有機會與你擦身而過,令自己無處安身。我希望這些同學,放下去年「反修例」被迷惑的空念,回歸現實。雖然,這個現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壞的。努力,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給香港一個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