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業強曾任第9至11屆江西省政協委員,現任第12至13屆全國政協委員,在17年的政協工作中,劉業強自豪能夠見證國家經濟騰飛、高效發展的歷史進程,他亦不遺餘力在國家提出的發展戰略中提供獨到的見解,包括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青年發展、創科發展、食物安全和環境保護等議題,為國家發展、為香港的穩定繁榮建言獻策。
「放眼未來,大灣區機會處處,是香港青年實踐夢想、發揮所長的大舞台。」劉業強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亦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近年我的提案着重於大灣區發展,例如如何在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可以在引入和培養人才、招徠資金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說:「我們亦可善用香港優勢,建設大灣區國際教育中心,深化細化三地教育產業合作。」
他指出香港具備國際級醫療水準及科研的領先優勢,可借助在大灣區設立醫學研究實習交流平台,發展區域醫療產業,開發醫療旅遊產品,推進健康城市,促進健康村鎮建設。
儲備知識如儲備礦藏
劉業強續指,隨着社會日漸進步,對於跨領域、跨專業人才的需求日增,年輕人應該多學、多了解不同的領域。「無論青年未來如何生活、從事什麼工作,就要先有規劃,為自己打造職場前進的燈塔,才不致迷失和茫然。青春就是本錢,年輕人要敢於拚搏,還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至於如何踏出第一步,首先要裝備好自己,主動學習,突破自我設限,多方面嘗試,儲備知識,就像儲備礦藏一樣。」
大灣區為香港青年提供了機遇,劉業強建議大灣區設立訊息發放平台,讓港人更容易掌握大灣區資訊,吸引青年;多舉辦學生交流團,提供大灣區的學習和實習機會。
放下成見 重建互信
近年香港出現社會撕裂、世代矛盾相爭的情況,有些人刻意區分藍色、黃色經濟圈,毫無理性地去分化不同意見的人,劉業強認為,大家要放下成見,重建互信,營造和諧氣氛,才可以踏前一步,重新團結建設香港的力量。
本港現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嚴峻的局面,「黑暴」和疫情帶來的政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挑戰迫在眉睫,面對困境,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日前發起成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由民間籌集資金,團結各界人士,凝聚共識,為香港尋找出路,劉業強成為大聯盟共同發起人之一。
他對於修例風波中,某些香港青年走上違法道路深感心痛,年青人因涉世未深,被有心人煽動、利用,作出違法行為,他促請法庭要加快審理反修例案件,讓年輕人看到犯法的代價會影響一生前途,從而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劉業強說:「我們亦要懷有一顆包容的心,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應該給青年改過自新的機會,不能輕易放棄我們的下一代。」
回歸20多年,香港優勢仍在,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從未改變,香港的法治、自由、競爭力等指標始終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劉業強相信透過各方的精誠合作,定會為香港再出發帶來曙光。
為青年築夢護航
劉業強一直都積極舉辦及參與青年活動,鄉議局過去舉辦過三次中青交流團,由他帶隊,帶領參團的新界年輕人認識國家發展,培養他們的愛國心。2017年首辦鄉事中青年精英國情研習班,41位學員在北京的中華文化學院學習十九大之後國家最新的發展理念、「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等,學員們對國家的最新發展形勢有更加深入的理解。2018年舉辦第二屆鄉事中青年精英國情研習班,約30名學員在廣州中山大學學習十九大開局以來的兩會精神,學習最新的治國理念、學習新時代下國家最新的發展方略等。2019年舉辦第三屆研習班,約40位學員到上海交流。
他鼓勵港區政協在香港多舉辦講座或交流會,甚至到校園宣講,介紹國家的發展和政策,親身與學生交流,從而增加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
除了在教育方面着手,他認為還要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為他們創造有利條件。香港樓價高,畢業生出來打工多年都未必有安居之所,建議政府要盡力解決年青人置業難的問題。政府施政也要針對青年創業、科研的趨勢作出配合,讓他們覺得未來可期。
接軌內地 發揮價值
劉業強亦關注新界與內地的連接發展,新界作為香港與深圳及珠三角一帶咫呎相依的平台,有無窮的發展潛力,因此可以研究沙頭角墟禁區解禁,讓香港透過沙頭角,在經濟、商貿、文化、旅遊等多個方面,與內地接軌。
新界北區未來亦有多個重要發展項目,包括香園圍/蓮塘口岸關口落成、河套區發展等,必須加以推動河套區周邊地區的綜合性發展,包括商業、住宅、休閒等,並以適配的基建道路設施貫穿連接新田、羅湖、上水、打鼓嶺、沙頭角等地,以發揮新界土地最寶貴的價值。
至於大嶼山區,則處於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位置,由於有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的依託,未來將與珠三角一帶接軌,可塑性最強,將變成香港重要的戰略發展要地。香港應積極配合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帶來的經濟機遇,發展香港國際機場的北部商業區,促進島內旅遊,展覽會議及各種經濟和商業發展。
此外,創科發展、食物安全和環境保護也是他關注的議題。現今資訊流通,需要進一步保障網絡安全;民以食為天,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引發了全球搶購糧食和日用品,食品不僅要供應充足,更要確保安全;至於環保議題,亦是全球大趨勢,平衡發展、注重綠色,避免高損耗,讓下一代的生活環境更美好,就要從今天做起,保護地球,珍惜資源,減少製造垃圾。
一路走來,劉業強都堅持不懈地在自己所選擇的事業上盡職盡責、努力奮鬥。他謹記初心,為新界原居民爭取基礎建設和合法權益;關注香港土地發展與規劃、食水安全與水資源、基建與交通配套、環境保育、文化傳承、醫療系統等民生議題並作出重要回應;在政協工作上做出優秀提案,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