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文公子手記】推銷健康產品的成敗關鍵

2020-05-19

文公子

近數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困擾全球。而在疫情橫行時,大家最注意的,一定是健康。因此,你會發現最近推出了不少健康食品廣告,不少都在標榜提升免疫力。

就算沒有疫情,香港人口老化,對保健品的需求,亦只會與日俱增。提升免疫力的產品、抗機能老化的產品、標榜能預防骨質疏鬆、拯救關節健康、紓緩風濕痛症、促進心血管健康,甚至應付更年期和脫髮問題的健康產品,無論中外成分,當中都存在非常龐大的商機。

然而,不少聲稱對老人病甚至免疫系統問題有效的產品,都不想做中成藥註冊,以避免對產品成效做長期測試的巨額投資,而改以健康食品的包裝出現。而宣傳上又為避免受「不良醫藥廣告條例」和「海關商品說明條例」兩個監管健康食品廣告的金剛箍所制,因此在廣告用語上,往往進行了不少「二次創作」──癌症被稱為「頑疾」,解決心血管問題說成「維持血管彈性」,不少難以直說的療效只能說成「適合關注××健康人士需要」。有時看見廣告如何活用「語言偽術」作包裝,以避開法律規管,也可以見到不少的創意。

文公子也處理過不少保健產品的宣傳,要成功推廣健康食品,基本上只有一個訴求,就是「有效」;而關鍵其實也只有一個,就是要建立消費者的「信心」。

然而,對於很多新產品而言,基本上沒有往績,沒有口碑,更沒有臨床實證的情況下,如何令消費者認為產品有效,具有選購的信心呢?

如果並非有意申請中成藥註冊,產品通常都不會進行耗時長又昂貴的臨床測試。取而代之,不少健康產品都會事前委託各大學屬下的科研機構,做一些測試,內容可能百花齊放,有時是使用者的主觀信心,又或者證明產品具有某種成分的比例很高......等,最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標榜有大學機構作背書(Endorsement),為產品鍍上一層「科研金」,以建立初步的信心。

不少成功的產品,都會在鍍了「科研金」後,再安排一些形象正面的藝人,為產品代言「加持」。消費者通常都是長者或中年人,對影視藝人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如果他們更是在影視作品中,一向扮演正派誠實的角色,對產品廣告的說服力,會有百分百的幫助。由一個被認為可信賴而又熟悉的人,向你推介產品,自然比較容易水到渠成,信心由是而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