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正午報》有三大特點:體育版、狗經及副刊。體育版即「波經」(以報道足球賽為主)。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足球很興旺,《正午報》波經在香港報紙可謂獨佔鰲頭,另一份緊隨其後的是《香港時報》。
《正午報》狗經也是一枝獨秀,當時主其事是麥明。他也是澳門綠村電台「跑狗」節目主持人。貼士很準。至於副刊更有包括曹聚仁、程思遠(影星林黛父親,當過李宗仁秘書,後當中國政協副主席)、影壇名筆蕭銅等人執筆,可讀性很高。
記得曾當過路透社記者的曹聚仁的「採訪札記」《我與我的世界》及臥病所寫的《浮過了生命海》專欄、程思遠的《政海秘聞》都是我每天必讀的專欄,擁有廣大讀者。與我們年輕記者十分投緣的曹聚仁老先生,他臥病醫院寫的《浮過了生命海》專欄很受醫護人員的歡迎並獲特別照顧,因他們的父母輩都是曹聚仁的忠實讀者。
李傑大姐在報館的地位頗超然,她雖只掛名一個資深記者(連採訪主任也不是),但是老總張思健(張問強)有關報館的大小事務都與她商量,所以經常出入老總室。
當時年輕記者包括筆者對她都刮目相看。她對我們年輕記者也是愛護有加的,經常噓寒問暖。
我們都親暱地喊她「大姐」,連姓也免了。
李大姐是湖南人,無辣不歡。她吃飯可以不用餸菜,但經常自備指天椒炒鹽做佐料的「私伙」。也許吃辣的關係,她的性格也十分火爆,愛憎分明,舉凡她看不慣的同事和不平事──如行為不檢、對報館不忠心、對工作不盡職等,她都會發聲,而且大動肝火,義正詞嚴,直斥其非,毫不留情面,所以報館的同事對她敬畏三分。
相反地,她對我們年輕人卻一反常態,即使犯了錯,採取的是和風細雨的態度,耐心教誨,令人如沐春風。也許我是一個比較不尚虛飾,肯幹實事的人,她對我也格外照顧。某次見我做得累,偷偷遞給我一支蜂乳精吸劑,恰巧給張老總發現。後來她對我說,張老總還特別批評她偏心。我總覺得老總也未免小題大作了。
某日,她悄悄地告訴我,她買了大閘蟹,讓我下班到她家吃大閘蟹。這是我第一遭吃到膩美的大閘蟹,可謂齒頰留香。
我新婚伊始,因住屋問題,她主動陪我為找新居所到處奔波,忙得不亦樂乎!我的婚宴,她以大姐身份介紹中國拔蘭地(X獎拔蘭地)代理商,要求我一定要用中國酒宴客,並曉以民族大義,所謂中國人要用中國貨云云。
結果宴會後,剩下好幾箱X獎拔蘭地沒有喝,我自己喝了好幾年才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