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黑人的命也是命。警察對非裔美國人施暴的抗議已擴大其訴求,要求對美國歷史做出更誠實的敘述。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示威者將憤怒轉向湯瑪斯.傑佛遜,這位曾蓄養600多名奴隸的開國之父的雕像被推倒了。在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意大利探險家兼殖民者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雕像被噴漆、縱火後推入湖中。這些被批評為歷史上壓迫象徵的雕像,近日以極快的速度紛紛被毀損及拆下。這波運動起初聚焦於南方邦聯象徵和歧視非裔美國人的典型事例,但之後爆發為更廣泛的文化事件,促成對歐洲人殖民和迫害美國原住民等等議題的清算。
關於立像,中西方的觀念似乎差別不大。除了新教痛恨異端邪說,痛恨對於木石塑造的崇拜,意外讓教堂裏的繪畫藝術得以興盛。
我想起看古典小說常有這樣的情節:為報大恩大德,會承諾要為生死關頭願意援手施惠的人,立長生牌位,祝禱對方長命百歲福壽綿恒。《紅樓夢》第七十二回,鴛鴦無意間撞破了司棋與表弟潘又安的苟且之事,為保全二人名聲,立誓絕不告訴旁人。司棋為表感激,對鴛鴦說︰「我的病要好了,把你立個長生牌位,我天天燒香磕頭,保佑你一輩子福壽雙全。」
立長生牌坊,是私人之間情感表達最高等級的感恩方式。一方百姓,為了感謝造福地方的官員或聖賢,往往會奏明官方或自發,為其設立生祠,且香火不斷,以表達敬重感激。尤其是唐朝以後,為官員立生祠之風尤為興盛。比如,唐朝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狄仁傑,在活着的時候就享受過這等榮耀。不過凡事過於興盛便難免氾濫。立生祠彰顯官員政績的事情,到了明朝就已經被用到濫。各地官員為捧大太監魏忠賢的臭腳,將其的生祠立得到處都是。以致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在利瑪竇的《天主實義》一書中,就能看到立生祠氾濫的景象。
利瑪竇說:「蓋昭事上帝之學,久已陵夷。不思小吏聊能阿好其民,已為建祠立像,布滿郡縣,皆是生祠;佛殿神宮,彌山遍市。豈其天主尊神,無一微壇,以禮拜敬事之乎?」利瑪竇所見固然是在批評當時中國民間,不信天主卻崇拜凡夫俗子,卻也客觀地觀察到,為活人立生祠在萬曆年間早已名不副其實,淪為低級官員向高級官員行賄拍馬之舉。
基於人性趨利避害的弱項,官場奉承拍馬之術盛行至今,但立生祠之舉,鮮有再現。一方面是中華傳統文化教化眾生要以內斂中庸自居,造像立祠過於誇張,容易遭世人詬病。另一方面,被奉承者多有自知之明,知曉自身若真無不世之功,為一己之身造像立祠不但不能彰其功,反倒會累及現世仕途,遠不如低調收受財物實惠。
當然,萬事不能以偏概全,得以流芳百世的個人廟祠,仍不勝枚舉。譬如為岳王爺岳飛所立的岳王廟、武穆祠,再譬如後世為關二爺關羽所立的廟宇祠堂更是數不勝數,還有為諸葛亮所立的武侯祠,千年之後仍然香火旺盛。有一年我遊歷潮州,受當地朋友推薦,特別去頗有聲望的韓文公祠緬懷了一番。韓愈做潮州刺史不足8個月,潮州人不但為其立了韓文公祠,還將當地的山水都改姓了韓。至今當地最有名的山叫做韓山,當地的母親河稱之為韓江。
「闢佛累千言,雪冷藍關,從此儒風開嶺嬌;到官才八月,潮平鱷諸,於今香火遍瀛洲。」過去數年,這幅懸掛在韓文公祠門前的對聯,我仍不能忘懷。
還有一年,去遊覽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特別參觀了坐落在都江堰西門外玉壘山麓巍峨的二王廟。當地的文化學者告訴我,該廟是當地民眾為紀念都江堰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而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富庶,成都平原的人很風趣,也有人情味。李冰本無子嗣,在為其立廟之後,當地的百姓念及其無子,就把神話傳說中掌管水利的神仙二郎神楊戩贈與他做兒子。
從此以後李冰的宗祠便改稱作二王廟,內裏供奉的兩座造像,一位是名垂青史的李冰,另外一位便是四川人給他過繼的子嗣,二郎神楊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