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齡齡
丹東的鴨綠江遊開始了,我大清早登上旅遊車,和56位內地團友一起出發。到鴨綠江前,我們先到全國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館參觀。
走進紀念館,時光回到1950年,我看到一個矮小瘦削的小伙子雄赳赳走上抗美援朝戰場的背影。這小伙子1931年出生在四川省的小山村,祖輩三代替富戶打工過活,家境貧寒。小伙子7歲那年,父親病亡,小伙子接替父親當上傭工,受盡欺壓。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小伙子在村裏第一個報名參軍,誓要保家衛國。小伙子太瘦小了,當上後勤的通訊兵,但他說:「我是手錶裏的小齒輪,要確保手錶順暢運行。」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開始了。小伙子在戰地持續戰鬥了4天4夜,上級命令在第五天黎明前奪下敵人597.9高地。
進攻開始,大砲隆隆轟鳴。志願軍戰士們攻佔一個又一個山頭(共9個),快要到達597.9高地主峰。突然,敵人一個火力點兇猛反撲,戰士們屢次奮力突擊,全被比雨點更密集的槍彈硬壓了回來。怎麼辦?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主峰,已奪在手的9個山頭會全部丟失。
小伙子怒目噴火注視着敵人火力點,勇敢堅定地對指導員說:「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小伙子帶上兩個戰士,拿着手雷,鏗鏘有力的誓言衝上雲霄:「讓祖國人民聽到我們勝利的好消息吧!」接着就向着敵人火力點爬過去。敵人發現他們了,無數照明彈升上天空,黑夜變成了白天。砲彈在他們周圍密集爆炸,他們冒着濃煙和烈火,匍匐前進。一個戰士犧牲了,另一個戰士負傷了,摧毀火力點的重任落在小伙子一個人肩上。
火力點裏的敵人把機槍對準小伙子,子彈像冰雹般兇狠射過來;小伙子肩和腿受傷了,但他堅忍頑強一直向前爬,身後留下一條長長血路......還有20米、10米......啊!小伙子突然站起來,他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他舉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燈的亮光中閃閃發亮。轟!敵人的火力點塌了半邊,小伙子暈倒在地,戰士們瞬即衝上陣地;不料敵人的機槍又再瘋狂叫囂,戰士們又被壓在山坡上。時間分秒過去,天快亮了,指導員心急如焚......這時候,身負重傷的小伙子巍然挺立,他張開雙臂向噴射着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衝啊!衝鋒喊聲驚天動地,戰士們千軍萬馬往上進攻,佔領了597.9高地,把陣地上敵人消滅殆盡!
這個平凡矮小的小伙子被追封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他的遺體安放在國家烈士陵園,他的英雄事跡響遍全國各地,成為國人模範,他的母親成為國家主席毛澤東家的上賓--他是英雄烈士黃繼光,他所參與的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從滿布砲火硝煙的上甘嶺戰場回到紀念館,看到館裏牆壁上鐫刻着邱少雲、孫占元、楊連弟、楊根思等英雄烈士的名字;也記載着13.3萬名優秀的中華兒女,他們為痛擊侵略者,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事跡。
13.3萬名英雄烈士和小伙子一樣,都是我們國土上成千上萬的平凡人;但保家衛國,讓這些平凡人活出絕不平凡的一生。他們的不平凡,他們的捨生忘死,換來戰爭的勝利,換來國家的生存和希望,換來14億國民生生不息,幸福安康......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離開紀念館一刻,我們一行57位團友熱淚盈眶,不約而同向着英雄烈士們遺像深深鞠躬,表達我們衷心謝意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