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盈慧
書展延期,就算主辦機構估計疫情下人流不如往年,相信場面也不減熱鬧吧。一向活躍慣了的香港人,最耐不住獨困家中,本來就不放過任何大小與群體有關的節目,尤其是極具正能量色彩的書展,必然興趣來得更加濃厚,類似食肆最後一天結業/百貨公司5折大減價/佛誕搶頭炷香的情況,同樣在書展出現也不稀奇。
就是感覺大多數書展遊客,跟食家/購物者和善男信女們那股衝勁,似乎都是同一批的行動派,只不過差別在不同人龍中年齡略有參差。
愛書是好現象,傳送出來一陣子的文化氣息,都足以令城市閃亮好幾天,蜂擁入場愛書者愛得那麼飢渴那麼狂熱的大動作,是不是在其他城市的書展都出現過,因為不曾看過其他城市的書展可就不知道了。
至於有人說買書不讀書的人多,也不知道是否言過其實,曾問過幾個書展常客,坦白笑着承認全未讀過的,就算為數不少,也不足引以為怪,買來的書未能全讀,本來也是讀書人一般習性,半點不奇怪,完全不讀才奇怪;全未讀過的,是藏書家不是讀書人了。據知有些另類藏書家則為了作者的名氣而買他的書;有些只為了愛上書的包裝和封面之美。
說香港人買書風氣盛過讀書風氣,話也未必說得不對,哪個地方讀書風氣盛也不盛,倒容易看得出來,其他地方不知道,就說巴黎,記得旅遊巴黎時第一天,抵埗後第一時間跟朋友逛她家附近的公園,就看到公園座椅上有個法國女孩子在看《小王子》,以後好幾次都在例如咖啡店之類不同地方,看到不同年紀性別的讀書人在看不同類型的書,但是在香港就從未見過有人坐在公園長椅上看書,從而便可知法國讀書風氣之盛。
那時智能手機還未普遍流行,相信今時今日,打開手機看網書的法國人,也一定較香港打開手機看電影聽歌的香港人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