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國與國之間的距離

2020-07-22

湯禎兆

又停課,大部分家長們一方面感到安心,但另一方面又要處理暑期活動的退款,可謂百感交集。

這陣子聽過最大的影響,是一名家長決定不送子女到外地讀書,因為認為未來幾年,疫症都會持續衍化,若子女不能自由地飛來飛去,家長肯定更擔心。本來她想女兒中學階段就離開香港去外地升學,現在則鐵定完成中學之前不能遠去,因為變數太大,害怕中學生不能處理獨自在外地滯留的情況。

有一朋友住北京,孩子在美國讀大學,因為一直沒有直航班機,被迫滯留在美國多時,最近才終於回到家。父母因不想孩子轉機,增加風險,結果堅持直航,卻要等了幾個月。其實不僅在外國,即使身處內地,也曾聽聞有孩子滯留在貴州,家長同樣因為上述的相同理由,結果直到6月底才有直航機讓孩子回港,加上當地的上網速度有限,結果孩子足足半年沒有上課--我指的是連學校安排的網課也上不到!

另一朋友的孩子在美國,終於等到完成了學校所有的網上教學,決定回港之際,卻因為香港要求來港的航班機組人員要做測試,彼岸的機組人員不肯接受測試而拒飛,於是班機取消了。至今還未能成功轉機回港,非常無助。

如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從未如此山長水遠,除了是出國讀書的問題,還有移民的議題。

跟一些升學顧問談天,他們說現在不止是在做學生的生涯規劃,還當了孩子的家庭移民顧問。澳洲可以讀書、工作、入籍,再申請父母過去,是較「吸引」的升學移居地。一些家長雖然不喜歡澳洲,卻看準透過澳洲能特別容易申請到做加拿大公民,於是讓孩子去澳洲讀書作跳板。我沒有認真研究過幾個英語國家之間的移民情況,不知是中介顧問吹噓的,還是真有其事,但已令不少人聽得津津有味,也凸顯父母的苦心和遠見。

有些孩子也非常目標為本,專挑醫護一類的學科,因為最易留下來及找到工作。由於人口老化問題,大部分的西方國家都缺少醫護人力資源,故較易獲得工作簽證。放棄志趣,只為移民,也成了升學的目標,真叫人唏噓。教育工作者聽到如此實用主義的想法,或許也別有一番感受,但還是要尊重各人的選擇,助學生們計劃往後人生。人各有志,誰也不能批評什麼吧?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