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明君音問未先留

2020-07-20

潘國森

幾年前聽說有人談及當世互聯網傳播信息的威力,假如要透過網絡找人,大概經歷五六次傳達,則天涯海角之遠,也能找到此人云云。這故事隨聽隨記,無庸深究。

日前陳老師在社交媒體傳訊要尋覓一個1980年畢業的校友。陳老師退休多年,仍然心繫畢生任教的學校,除了義務訓練籃球隊外,還主持母校一個最熱門的網絡交流園地。有1980年的校友說他們這屆沒有這一號人物。我一看便知是「小明」,他是1980年中七畢業,卻在1978年中五畢業。原來我們那個年代香港學制是五二三式,五年中學,兩年大學預科,三年大學本科。現在是三三四制,初中高中各三年,大學本科四年。由中學到大學畢業同樣是十年。不過舊制就等於中學畢業兩次。我們習慣上只算中五畢業的一年,因為中五之後只有四成同學原校升讀中六。

「小明」是公務員,一向在政府電話簿可以找到他的電話號碼。這回「小明」給「下架」了,想來已經退休。於是在同屆同學中問,「佐治醫生」說可以找到。於是我們兩人居中安排,陳老師便找到了「小明」。我還在想,陳老師在初中時期教過我們,「小明」不是打籃球的,不知老師因何找他。

後來真相大白,原來是他校的一位女同學見到我們學校的群組,便問能不能找到「小明」!這事倒真浪漫到極!簡直可以添磚加瓦寫成電影劇本或一個短篇小說。如果說「浪漫」兩字是過度引伸,那麼說是「溫馨」卻一定不會錯。

於是詩興大發,我要寫詩!

信口便得一句,曰:「一別江湖四十年。」然而「江湖」二字容易惹人誤解,不如「一別湖山四十年」,「一別湖山四十秋」也不錯。有前輩文友常吩咐我多談文藝、少論時事,這回就寫寫詩吧。

所謂十年人事幾翻新,「小明」和那女同學的「過去」與「現在」所知無多。如果胡亂「渲染」,怕會引致誰人「家變」,那時我「潘詩人」就造業了。這兩句只換一字,平仄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拿來作入韻的第一句,就是「仄起平韻」而「首句入韻」的格。

寫沒有內容而不怕冒犯人的詩,減少信息就是。

先用「秋」字句,押平水韻下平十一尤韻。詩曰:「一別湖山四十秋,明君音問未先留。今年偶憶相遊處,便向同窗網絡求。」詩意全屬白描與寫實,都用了「女同學」的角度來說故事。「女同學」當年沒有留了「小明」的聯絡辦法,今年忽然在網絡上見到我們母校的群組,便問能否找到「小明」。

再用「年」字句,押平水韻下平一先韻。詩曰:「一別湖山四十年,欣逢課外立前緣。閒居忽記青年事,願請魚書舊友傳。」在我們那個年代,男校男生與女校女生能夠結緣認識,九成九是通過「課外活動」。至於「前緣」包括些什麼,或者當年是怎生「相遊處」,則「潘詩人」一未目睹、二無耳聞,只好這樣寫了。

他日見到「小明」,必須嚴刑拷問:「你當年對人家幹了啥事?又應幹而未幹了啥事?」女同學記住你40年,這事想起來也覺得「體面」!

此遊戲文章矣!大家圖個高興吧!其實詩人沒有半句亂說,「小明」勿見怪,女同學亦勿見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