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恒隆地產(0101)昨公布截至今年6月30日之中期業績,期內總收入為41.84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計及45.26億元的股東應佔物業之淨重估虧損後,錄得股東應佔淨虧損25.37億元,每股虧損0.56元,派中期息每股0.17元。董事長陳啟宗表示,在行內40年未見過世界出現這樣的情況,疫情、本地暴動、中美進入冷戰全部不利營商,直言對本港零售前景「唔係睇得太通」。
恒隆港物業組合租賃收入跌5%
財報顯示,香港物業組合租賃收入受疫情拖累,較去年同期下跌5%至19.07億元,當中住宅及服務式寓所租金收入按年大減14%。公司稱,已採取措施紓緩租戶的龐大經營壓力,包括提供租金寬減及其他支援措施。
內地業務方面,縱使年初亦面對疫情挑戰,但自4月起迅速及大幅度地復甦,上海3個項目租賃收入增長介乎6%至15%,內地整體物業組合租賃收入以港幣計算增長4%至22.77億元。
陳啟宗向來聲稱自己「擁抱熊市」,因為熊市有更多機會。不過他昨日在業績會表示,「擁抱熊市仍然言之過早,不代表要擒擒青」,稱要視乎行家是否同樣看好,表示集團會繼續物色好機會。被問及會不會將恒隆集團私有化,陳啟宗僅以「不會」兩字回應。
被問及對零售業前景的看法,陳啟宗坦言,自己從事這一行40年都未見過世界出現這樣的情況,疫情、本地暴動、中美進入冷戰,全都是不利營商,對香港的未來「唔係睇得太通」,需要觀察更多。
至於旗下香港區商戶情況,恒隆地產行政總裁盧韋柏表示,7月會繼續向商戶提供支援,重申租金寬免措施不能夠「一刀切」處理,因為疫情每天都有變化,需要時間觀察。盧韋柏稱,希望未來疫情可以受控、本地社會運動不會再出現,以及中美關係交惡不會影響市民消費。
內地業務俏 70大品牌排隊進駐
相反,陳啟宗表示內地市場令人鼓舞,有不少大品牌積極開拓分店,由去年至明年約有70個大品牌在恒隆旗下6至7個商場簽約開店,大品牌與集團的看法亦相近。他認為,中美交惡對內地奢侈品市場卻輕微向好,因為中央政府似乎預視到這個情況,並一早實行放寬稅務等工作,令目前在中國內地購買奢侈品與外地差異減少,相信日後外遊購買奢侈品的需求會減少。
另一邊廂,母公司恒隆集團(0010)亦盈轉虧,股東應佔基本純利為13.36億元,同比下降42.5%;計及29.31億元的股東應佔物業的淨重估虧損,股東應佔淨虧損為15.95億元,每股虧損為1.17元。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