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應對美瘋狂打壓 中國勢加快科技本土化

2020-08-07

中美摩擦愈演愈烈,從貿易戰進入科技戰領域,從封殺半導體的供應到向應用程式擴張,昨日美國表明正排除中國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當中更以TikTok事件最鬧騰。摩根士丹利最新的報告指出,TikTok事件透出美國如何利用非關稅措施「築牆」,加劇與中國割裂。而應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打鐵還須自身硬,應對之道是加快科技本土化進程。

大摩認為,TikTok事件表明,美國會使用非關稅措施,阻撓一些被視為潛在經濟或國防競爭對手的產業及發展,預計有關政治情緒不會很快消散,即使未來的美國大選出現政黨輪替,但料兩黨領導人都會對中國抱強硬立場。

力促軟件晶片產業高質發展

至於中國當如何應對?該報告指出,為了應對美國的非關稅壁壘,中國可能會優先考慮就業市場的穩定,而採取非關稅措施,但不太可能針對在中國擁有深度供應鏈整合的大型美國科技公司。

故此,中國將會加快科技本土化的進程,以國策支持企業推陳出新。國務院近期的發文,多番強調會推出措施,來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滿足條件的部分晶片企業,第1年至第10年免徵企業稅,並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上述兩類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加快境內上市審核流程等。

資深投資銀行家兼人民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溫天納認為,中國還會推動其「內循環」概念,料會迅速成為內地未來經濟的走向。對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循環」涉及更為複雜的結構,簡言之,是由生產、供應、專業服務等,全方位由內地產業支撐,但又不可以鎖國,要有讓外資參與的空間。

溫天納指出,在全球保護主義下,內地可以充分利用龐大的消費人口優勢,通過繁榮內部經濟、暢通及加速大循環機制,達到刺激經濟發展的目標。

「內循環」自給自足料非排外

內地的「內循環」概念,將是未來數年重要的大方向,因為「內循環」有利ㄓ皏~來的衝擊與影響,使自身的產業鏈實現自給自足。事實上,美國一直是一個成功的內需型經濟體,七成經濟規模來自本土消費。同時,美國出口不少高科技產品來賺取外匯,讓經濟保持擴張。

在溫天納看來,「內循環」較內需更上一層樓,內循環是全方位的生產、供應、專業服務等。即一件產品的設計、生產、原料、包裝、銷售、售後服務,甚至後勤、運輸、會計、法律、研發等,都以內地公司供應。但「內循環」未必會完全將外資排除在外,故此評論不能妄言中國回到過去「閉關自守」的模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