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畫,或許大眾對它的認識會認為是街頭的一種視覺藝術,更是打卡熱點。壁畫家陳英發坦言大多本地合法的街頭壁畫均不是政府主辦,而是私人機構與藝術家合作,美化牆壁,「近年街頭壁畫、塗鴉會帶動到城市的旅遊業和提升形象,現在有很多業主會和藝術家合作,美化一些私人擁有的物業牆壁。」
西貢民政處在數年前曾舉辦活動「藝聚西貢」,並招覽藝術家們在社區進行藝術創作,陳英發亦是參與者之一,他獲民政處邀請,在一幅戶外牆壁上進行壁畫創作,「我畫上一個拿着雨傘的老人家,在對面街望過去剛好有路邊欄杆遮檔着,老人家在欄杆上行走,就像『踩鋼線』般。」
壁畫保留至今,但「原貌」已經不再,壁畫上老人家的雨傘被陳英發後來再作修改,陳英發向記者分享到這項「趣事」,「有村民表示,這把雨傘有雲的圖案,是『招魂遮』不吉利,因此向民政處反映,後來我便改成了氣球,在東方人中就有這些有趣的地方,在西方即使藝術家畫了一些受爭議性的題材作品,通常只是引起話題,很少要藝術家修改作品,反而他們會覺得有話題即是有價值存在。」
經常到外國舉行個展和作藝術交流的陳英發又指,西方政府與香港政府看待壁畫的態度不同,「香港政府會當壁畫創作為一門『製作』,並不是以藝術為先,隨藝術家自由創作;而西方國家政府給予藝術家很大的創作空間,基本上他們對創作不會有很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