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疫情,火了直播帶貨、自媒體營銷,也讓電商在中國更加普及。上「雲」上線,成了貿易戰和疫情導致出口受阻背景下,生產型企業思考的出路。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發現,有箱包生產企業正在謀求出口轉內銷,線下轉線上,通過數字化轉型、直播帶貨提升銷量。
市場競爭激烈 電商低價搶客
「出口轉線上內銷,很難。」張德水直接搖頭,「如果貿然轉入已經是紅海(競爭比較激烈的固有市場)的常規內銷市場,風險太大。」他說,浙江箱包產業以內銷為主,「他們軟硬件更成熟,電商人才多,玩法也多」,倘若做線上內銷代工,則「成本很難超越浙江和河北白溝」。張德水去年嘗試為亞馬遜電商客戶做配套,但是碎片化的單量,加之需要為客戶做庫存,讓他疲於應付。
黃炯章甚至比較悲觀地認為,中國電商已經把市場做爛。他認為,中國電商普遍性的低價競爭,嚴重扼殺了產業研發創新積極性,尤其對有品牌追求的企業而言,陷入國內電商低價競爭陷阱中,對品牌美譽度產生不利影響。
「高定製、碎工藝」或將成為箱包未來發展趨勢。黃炯章認為,箱包產業上雲上線,方向或在於將錯綜複雜的配套鏈條進行集約化,通過數字化平台優化資源共享,建立產業集群的供應鏈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