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關鍵技術超車 國產替代加速

2020-09-03
■ 專家認為,雙循環的目標是改變內地過去依賴外向型產業的生態,也迎合內地冒起的中產消費力。資料圖片■ 專家認為,雙循環的目標是改變內地過去依賴外向型產業的生態,也迎合內地冒起的中產消費力。資料圖片

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改變能源等關鍵技術、重要產業鏈及原材料受制於人的局面。上半年,疫情衝擊疊加中美技術爭端升級,芯片、5G、物聯網等國內行業卻錄得井噴式增長,凸顯雙循環格局下國產替代加速帶來的巨大市場機會。

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資深副總裁葛群觀察到,在美國制裁華為等科技公司後,中美科技博弈升級,而另一方面,國內數字經濟和「新基建」浪潮,催生芯片等行業需求強勁增長,再加上政策支持,國產芯片企業展現出很強的發展動力,從去年的1,700家到今年迅速增加到2,000家以上。

華為芯片改用國產

位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的一家民營芯片設計公司的負責人說,華為受制裁後芯片採購開始轉向國產,上半年國產芯片需求井噴,他們公司芯片也首次獲得華為採購大單。上半年芯片出貨量增長近一倍,公司滿載運營,還招兵買馬,擴大規模。負責人還透露,今年以來獲得政府支持資金的機會也增加不少,上半年該公司三個項目向北京市或中關村申請到了研發獎勵資金,來自政府的採購項目也增加不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部原副部長趙晉平指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是美日等國家三至四倍,但一些關鍵設備和原料對外依賴度極高,尤其是一些核心技術短板明顯,比如光刻機、高端芯片、軌道交通裝備的軸承及運行控制系統等受制於人,加快本土科技供應是大勢所趨。

政府將帶頭撐國產

趙晉平認為,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彎道超車,一方面是引導各方面社會資源優先進入關鍵技術,「集中力量辦大事」,其中重要途徑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讓芯片等關鍵技術企業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溢價和更為便利的融資手段;另一方面通過行政手段進行國產替代,為國產產品贏得趕超時間。「以前政府採購追求價低性能好的產品,未來勢必會更多採購國產產品,即便國產產品價格高一些、性能低一些。」

實際上,政府採購的國產替代已加速推進。不少中央單位和企業今年發布最新採購通知都提到,從嚴核准政府採購進口產品,比如計算機和服務器,有國產同類產品的,原則上不允許採購進口產品。

一些上游行業的國產替代的趨勢也非常明顯,比如石化行業一體化裝置在國內陸續投產,減緩了日韓對部分原材料的供給壟斷;華為的鴻蒙系統就是對安卓系統壟斷地位的回應;中國的汽車生產網絡的國產化程度在最近5年內有明顯提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