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學語習文】熟讀四書五經 方能入朝為官

2020-10-07

「經學」是中國傳統學術的顯學。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經學取士,至清朝於1905年取消科舉制度,熟習經學是平民百姓進身仕途的唯一途徑。所謂「經」便是《詩》、《書》、《禮》、《易》、《樂》和《春秋》這「六經」,曾由孔子整理,並成為他進行儒學教育的指定教科書。

秦始皇焚書坑儒,再經秦末戰亂,六經散失。漢初文教復興,秦代的經生入漢,憑藉記憶把已散軼的經文背默出來,並以漢隸書寫,這批經書被稱為「今文經」。當時《樂經》已不傳,因此,「六經」成為「五經」。其後學者在斷壁殘垣之中發現漢之前以篆籀古文寫成的經書,稱其為「古文經」。

由於今古文經內容有所不同,而哪一個版本能定為「官學」,在政治上便有極大的影響力,因而掀起了「今古文經」之爭。東漢章帝時,為了統一學說,召集學者討論,制定《白虎通議》,折衷今古文經。而大儒鄭玄以混雜的方法注經,經學之爭,暫告一段落。直至清末,康有為等人標舉今文經學,而與章太炎為首的古文經學再掀一番爭論,但已是尾聲。

熟習經學是入仕的唯一標準,因此歷代政府及學者對經書也進行多次整理。其中唐太宗命孔穎達編纂《五經正義》,統一了南北朝以來南學、北學的不同觀點,使科舉考試有一套標準的教科書。宋代王安石為了配合變法的需要,主持了《三經新義》的編纂,其中他撰《周官新義》,王雱、呂惠卿撰《毛詩義》和《尚書義》。宋代理學流行,朱熹把原為《禮記》中的《中庸》及《大學》獨立成書,並與《論語》和《孟子》合稱《四書》。朱熹對《四書》及《五經》進行集注,成為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標準讀本。明萬曆間頒布了欽定《十三經注疏》,收錄《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十三部經典,確立了經學的整體格局。

在古代,香港位處蠻荒,文教不興,除了新界鄧氏、文氏少數大族涉足科舉,實難與經學沾上邊。1841年1月26日,英國人強佔香港,1842年夏天,清朝與英國簽定《南京條約》,香港逐漸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地方,因此也令香港與經學結上了關係。

1818年,英國倫敦傳道會在馬六甲成立英華書院,冀培養華洋兼通的傳教士向中國傳教。1843年香港開埠不久,英華書院校長理雅各(James Legge)將該校遷至香港。理雅各出生於蘇格蘭,在被派往馬六甲華語區傳教之前,曾向時任倫敦大學中文講座教授修德(Samuel Kidd)學習中文。

他在香港從事傳教與教育工作三十年。在這期間,他得到黃勝、羅詳、王韜等華人學者的幫助,把中國的傳統經典翻譯成英文,使中國經學為外國人所了解。

據香港大學許振興教授著《經學、教育與香港大學--二十世紀的足跡》一書的研究,理雅各翻譯的經書命名為《中國經典》(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共五卷八冊,翻譯經籍包括《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書經》、《竹書紀年》、《詩經》、《春秋》、《左傳》。每書的體例格式分「卷首前言」、「學術緒論」、「譯文正文」、「附錄索引」四部分。除了翻譯正文外,介紹了各經的翻譯緣起,以歷史、社會、文化等角度介紹典籍的構成及地位,並提供全書的主題索引、專名索引與漢字索引。正文則採用譯注結合的方式,先列漢文正文,再列英文翻譯,後列注釋。理雅各的《中國經典》無疑是經學的新突破,使經學走向國際,也令香港在經學史上佔一席位。

1905年清朝取消科舉考試,作為科舉依據的經學遂失價值。留學、新式學堂、新學科等取代了以經學為主的舊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一群仍忠於清室的翰林避居香港。他們在中華大地漸失經學的時候,在香港提倡經學教育。賴際熙太史在香港大學倡設中文學院,由區大典太史主持經學課程。區太史更著有《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經學講義》。而賴太史也創立學海書樓,招聚前清遺老朱汝珍、溫肅、何藻翔、陳伯陶諸人講授經學。其後北學南移,羅香林、劉百閔、饒宗頤、錢穆、唐君毅、簡又文、牟宗三等學術大師匯聚香港,使香港成為了保存中國傳統文化的重鎮。

■陳仁啟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