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疫下四成受訪者有焦慮抑鬱風險

2020-10-16
■林德明(左)及程志剛公布港人疫情下焦慮情況調查。■林德明(左)及程志剛公布港人疫情下焦慮情況調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病毒疫情反覆持續,有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者可能因此而出現焦慮和/或抑鬱徵狀,其中以35歲以下年輕群組風險最高,但願意主動求助的受訪者只佔整體的一成七,情況令人擔憂。調查機構昨日表示,港人求助意慾偏低,認為有必要加強基層醫療,推廣家庭醫生在精神支援服務的角色。

東華學院及香港心理壎芛|5月至8月期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逾510人,了解他們在疫情下的精神及求助情況,並利用「醫院焦慮及抑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評估受訪者的精神健康狀況。

調查結果發現,分別有四成及三成七受訪者有較高風險出現焦慮或抑鬱問題,兩成八受訪者更同時有焦慮以及抑鬱兩種問題。

其中,以35歲以下的受訪者最受影響,高達五成人有較高風險出現焦慮,亦有四成八受訪者有較高風險出現抑鬱。

不過,有焦慮或抑鬱風險而又願意求助的受訪者則分別僅為37%及35% ,即使求助都主要會搵「關係親密」的家人或朋友,會向「普通科醫生」求助只有24%。

調查還發現,六成受訪者不認為「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結果反映對前景感到悲觀消極。

港人求助意慾偏低

東華學院署理校長林德明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港人求助意慾不但偏低,且甚少向普通科醫生求助。他指出,普通科醫生或家庭醫生作為社區最前線的健康守護者,是病人最容易及最常接觸的求助對象,能察覺及識別精神病早期病徵,增加患者及早治理機會。

他認為,有必要在基層醫療層面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並透過公眾教育推廣家庭醫生在精神健康支援服務擔當的重要角色。

香港心理壎芛|助理總幹事程志剛表示,疫情下巿民要積極重建生活秩序和節奏,包括足夠睡眠及均衡飲食,保持一個穩定的作息習慣。他並建議巿民避免在討論疫情議題時各走極端,或停留於激起負面情緒的話題,且與家人溝通前宜先照顧自己的情緒,而接受資訊時亦要小心求證,避免接收錯誤資訊令精神更加緊張。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