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多隻美國科技股巨頭上周公布季績,雖然普遍優於預期,但全球疫情持續,新增病例在美國更持續創新高,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本周二舉行,此亦被市場視為世界上最不穩定因素,資金離開股市避險,導致上周美股下跌,納指更大跌2.5%。在美國上市的港股預託證券(ADR)也普遍捱沽,但由於ADR較港股普遍「高水」,故預計今日港股仍可高開約200點,並有望回升至24,300點之上。ADR比例指數升0.7%,螞蟻(6688)招股反應熱爆,但阿里巴巴(9988)的美股跟隨當地科技股挫2.5%,騰訊(0700)也跌2.79%,惟兩者的ADR仍較港股高。
港股25000關阻力大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愈臨近美國大選之期,港股的阻力亦愈明顯,目前恒指在25,000點已形成一個強力的阻力位,但與A股及美股比較,港股表現仍算不俗。恒指近期之所以強勢,除了一眾科技股走俏外,滙控(0005)及內銀股也像有見底回升的跡象所致。
另外,受惠於螞蟻(6688)的大型IPO集資潮,令港股持續強勢。但他提醒,螞蟻的招股令本港息率也被拉高,也令全家「總動員」抽新股的情況再現,此等盛況要追溯到3年前的閱文(0772)、2000年的Tom(2383)及1997年的北控(0392)。他指出,螞蟻的上市帶來「全民皆股」的現象,投資者更要保持冷靜,注意市場風險。
許繹彬又說,目前歐美疫情再趨嚴重,確診數字每天也破頂,法國及德國已經實施宵禁,情況未許樂觀。他相信,疫情的發展及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仍是市場最不穩定的因素,導致外圍缺乏承接,這都令投資者採取觀望策略,不少人已先行沽貨減磅離場。他特別指出,內銀股近日升勢略嫌過大,投資者需慎防高追風險。
「十四五」規劃利好科網股
對於內地「十四五」規劃已訂定「內外雙循環」的大策略,許繹彬認為,中央未來肯定要大力推動內需市場,減少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影響。內地特別指名要在科技研發上要「自給自足」,因此在未來5年,內地也會積極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提升,而大數據、半導體、AI及5G概念股,將會繼續成為投資者的熱捧對象。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對後市則未有太樂觀,他表示,港股的跌幅開始有擴大的傾向,恒指已失守了24,500點好淡分水嶺,並曾下探24,102點的支持位,技術上,該水平是不容有失,否則港股技術走勢將會全線轉差。
提防科網股掉頭回軟
他指出,隨着螞蟻已完成招股,五中全會也閉幕,估計港股有可能跟隨近日歐美股市下跌而出現補跌。事實上,未來一周是很關鍵的時間,美國總統選舉結果、螞蟻上市、以及聯儲局議息,都可能令市場出現大轉折的拐點。
他指出,阿里、騰訊、美團(3690)三股,一直是港股近月最活躍的股份,也是市場的信心指標。值得留意是,早前借助螞蟻上市而率先走高的阿里,現已率先掉頭回軟,至於騰訊和美團的後市表現如何,對港股的影響至為關鍵。
此外,彭博報道,滙控在考察了交易量、成本和管理要求之後,計劃從泛歐交易所退市。滙豐昨日在聯交所的公告中表示,該行打算申請將其普通股從該交易所摘牌,此舉須獲得監管部門批准。該行稱,退市計劃不會影響滙控在法國或歐洲的日常運營,亦不會影響滙控在倫敦、香港和其他交易所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