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雙11變傷心日 電商銷情報捷惟股價失陷

2020-11-12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疫情後首個「雙11」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從已公布交易額的各大電商數據來看,毫無懸念,數據再次打破之前紀錄。不過,今年特殊之處在於,儘管成交額刷出新高,但多個電商巨頭股價不漲反跌。業內分析指,電商股價下跌或許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一份反壟斷文件出台,以及監管部門約見互聯網平台有關。

天貓京東蘇寧齊刷新紀錄

疫情期間人們養成上網購物習慣,助推了今年「雙11」。天貓在11月1日0:00至11月11日0:30實時成交額破3,723億元(人民幣,下同),數字已超過了2019年天貓雙11的總成交額2,684億元。京東在11月1日0:00至11月11日0:09,累計下單金額已突破2,000億元,同樣超過去年的2,044億元,創新高。蘇寧易購僅用19分鐘,蘇寧全場景生態渠道GMV就破50億元;11月1日0:00到11日1:00,蘇寧易購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72%。拼多多一如既往地沒有公布成交額,但從這家網站卯足勁百億元補貼數碼產品來看,無疑也是在衝刺新紀錄。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根據過去兩年的交易規模,今年增速以過去兩年平均值算,預計2020年雙11全網GMV約為8,567.4億元。另外,今年雙11的戰線拉得更長,較為明顯的是分為兩個階段。記者了解到,今年多個電商均在10月20日就開始了雙11預購,此外今年的天貓雙11比以往多3天,第一波是11月1至3日。莫岱青指,提前進入雙11能夠很大程度緩解經濟方面等壓力,增強時效性。戰線拉長對電商平台來說也能夠佔據有利位置來實現「卡位」,並且提振GMV。

電商的成交熱火朝天,但它們的股價卻在背道而馳,無論美股、港股甚至A股,多個電商股價紛紛跳水下跌。截至11月11日凌晨美股收盤,阿里巴巴跌8.26%、京東跌5.63%、拼多多跌2.87%。11月11日港股收盤,阿里巴巴跌9.80%、京東跌9.20%;11月11日A股收盤,蘇寧易購跌1.89%,電商物流的順豐控股也跌2.73%。

業內認為,電商的股價齊跌和一份特別的文件有關。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該文件從「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經營者集中」等方面對平台經濟領域作出規定,「文件直接劍指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在內的頭部互聯網公司」,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表示,指南直接點名「平台經濟」和「反壟斷」兩個關鍵點,長期以來,電商大促期間,平台「二選一」總是成為詬病。這次選擇雙11之際發布指南,實際上對平台起到了警示作用。

雙11後監管措施將出台

另外,上周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27家主要互聯網平台企業代表悉數與會,會議強調互聯網平台企業不得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排除限制競爭,並透露「雙11」後將依法查處一批違法案件,密集出台一批規章制度。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