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中三生揭超級麵包蟲可「食塑」

2020-11-13
■黃仲奇(後排右二)表示,生物科技應用層面日益擴張,校方鼓勵學生以此為切入點,解決環保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黃仲奇(後排右二)表示,生物科技應用層面日益擴張,校方鼓勵學生以此為切入點,解決環保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詹漢基 攝

口罩過濾層發泡膠都食得 未來盼投身科研貢獻社會

在疫情肆虐下,巿民光顧外賣的次數大增,最終產生大量發泡膠盒及膠袋垃圾,而相關廢物難以分解,加劇了堆填區壓力。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學生發現,「超級麵包蟲(Superworm)」能進食塑料並將之分解,更經大學實驗室證實可行,成績令人鼓舞。有團隊成員表示,研究因為疫情關係只能斷斷續續進行,但無阻他們進行研究的決心,未來有意投身科研的道路,以科學知識貢獻社會。■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去年成立生物科技實驗室,校方每年投放50萬元至60萬元營運,協助學生進行各種科學研究。該校校長黃仲奇表示,生物科技應用層面日益廣泛,為了讓學生及早接觸相關範疇,校方鼓勵學生以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為切入點,例如紓緩外賣餐盒、膠袋等廢物衍生的環保問題。

每條每天可食0.51毫克保鮮紙

該校5名中三學生馮永濤、林子杰、陳昌駿、陳煒森及吳灝謙,於去年11月起先後加入研究小隊,展開名為「蟲塑世界」的研究。剛開始時,他們利用麥皮蟲作為實驗品,了解它們「吃」保鮮紙、發泡膠及「背心膠袋」的能力,但麥皮蟲容易結繭,不利長期觀察其吃塑膠的情況,且「背心膠袋」太硬,蟲子也啃不動。

團隊由今年6月起,改用大麥蟲(Superworm,又名超級麵包蟲)實驗,重新測試它們對保鮮紙、發泡膠的降解能力。該蟲長約50至60毫米,常被用作爬行類動物、鳥類及魚類的飼料,在坊間容易購買。團隊隔天為每條蟲子「磅重」、了解進食情況,並將它們的糞便、蛻皮等仔細挑出,以取得完整可靠、長期的數據。團隊最終發現,每條蟲每天可以進食0.51毫克保鮮紙,或0.34毫克發泡膠。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將委託城市大學及教育大學就結果進行驗證,證實超級麵包蟲確有分解塑膠的能力,而研究人員將它們腸道抽出化驗,希望能找出分解塑料的特定微生物。同時,學校邀請了大學教授為學生講課,帶他們到實驗室參觀,從而擴寬年輕人的眼界。

除了餐盒及膠袋,同學們團隊近日進一步對口罩進行研究,他們將口罩分開3層,將之剪成小塊,發現超級麵包蟲會吃中間的過濾層,這令同學大感興奮,期望未來會有進一步的發現,可以幫助處理疫情下巿民製造出來的大量垃圾。團隊首名成員馮永濤表示,一開始只有他對實驗感興趣,但時間長了,其他同學也覺得研究有趣。

「在漫長的過程中也會氣餒,停課、放假期間,我們會利用通訊軟件互相打氣;當我們想見蟲子的時候,也會叫陳博士給我們發照片!」他笑說,由於學術論文多以英文撰寫,他們會利用手機程式將英文翻譯成中文,便於理解。

馮永濤口中的陳博士,是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助理講師陳嘉儀。她讚揚學生在實驗期間非常專注,「我在旁叫他們,他們都不理我呢!」她認為學生在初中接觸過科研,能引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若有人對科研有興趣,有助他們及早找到志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