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軍運
真是乾坤大扭轉,誰敢相信英國有240萬學童正處於三餐不濟的狀態,其中南倫敦25所小學的13,500名學童需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救濟,這是近日來自聯合國網站的一條新聞,也是全球國際新聞版面上最勁爆的一條新聞之一。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歷來救濟的是遭受戰爭摧毀、自然災害襲擊,和極度貧窮國家的兒童群體,怎麼可能和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扯上關係呢?
二百萬英童三餐不濟
但這就是活生生的事實。英國《衛報》標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成立70多年來,首次為英國飢餓兒童提供食物(Unicef to feed hungry children in UK for first time in 70-year history)。
報道說,因受疫情重創,經濟衰退,失業上升,聯合國食物基金會於今年5月調查發現,英國有240萬學童生活在食物不安全的家庭中(即吃了上頓沒下頓),佔到英國兒童總數的17%。到了10月,更發現,英國有90萬名兒童註冊登記了學校提供的免費午餐。
在全英境內,公立學校對學前班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對二年級以上學生,多數學校每周只收取15英鎊午餐費,但貧困家庭學生只需註冊一下,就可獲得免費午餐。
然而,當下的情形是,進入冬季,英國疫情反彈,原本疫情期間堅持上課的學校不得不關閉校門。關閉校門就意味着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吃不到學校的免費餐,這正是引發13,500名南倫敦學生聖誕期間挨餓的原因。
目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承諾撥付25,000英鎊(約合港幣26萬),向南倫敦薩瑟克區貧困家庭孩子,提供18,000份營養早餐,讓他們度過聖誕假期。與此同時,食物配送公司Abel & Cole也將提供價值4,500英鎊的水果和蔬菜。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明確表示,目前只是救急不救窮,以後的日子還要學生家長和英國政府自己想辦法。
英國社會福利持續減少
英國怎麼會出現如此嚴峻的民生問題呢?這背後有如下幾點:
其一、英國遭遇疫情重擊,導致經濟嚴重下滑,失業率攀升。
英國今年第一季度GDP下降2.2%,第二季度狂跌20.4%,第三季度增15.5%,第四季度受疫情影響估計再次狂跌。
為什麼會大起大落?因為服務業在英國經濟中佔比很大。具體來說,英國的產業分布為農業佔0.7%,工業佔21.1%,服務業佔78.2%。在全球經濟遭遇疫情衝擊下,服務業自然是第一個倒下的那個行業。
服務業倒下,失業率自然高漲,僅僅8月到10月,失業率創下4.9%,意味着169萬人沒有工作。英國人不存錢,無儲蓄,169萬人失業,極可能意味着169萬個家庭處在無收入的狀態下,學校關門,小學生沒飯吃,也就不奇怪了。
其二、英國政府社會福利預算持續減少,導致校園營養午餐逐漸向垃圾食物化邁進。中產家庭的孩子,可自帶午餐到學校,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必須接受每天過度油炸的垃圾食品。現在,疫情惡化,學校關閉,貧困家庭的孩子連吃油炸食品都成問題了。
其三、政府甩鍋致貧困家庭無可奈何。針對慈善機構對英國政府的抨擊,英國首相約翰遜也曾公開表示,政府已經特別派發了低收入家庭的抗疫補助,如果這些貧困家庭繼續讓政府補貼,對整個社會而言不公平,所以不能破例。
然而對於一些長期貧困的英國家庭來說,伴隨冬天的來臨,面臨冬季取暖費用的支出,不少家庭用政府的抗疫補助,拆東牆補西牆,繳納了其他應急生活費用,本以為生活還能過得去,沒想到學校停課,孩子回家,家庭支出驟然增加,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加上政府不再管,因此只能求助於社會福利團體,甚至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一面是貧困人口不斷擴大,一面是英國政府假裝強大。
據《金融時報》報道,2020年,英國貧困人口上升了70萬,達到1,520萬。按照英國總人口6,665萬計算,每4.4個人裏就有一個窮人,其中包括410萬兒童。
與此同時,今年11月,約翰遜宣布今後4年將把國防開支增加10%,總投入165億英鎊,創下冷戰以來漲幅最大的國防開支。聽起來國防投入是為了保護民眾,實際上,要麼是約翰遜為了附和特朗普所發表的一番言辭,要麼就是真的要將自己作死。
不僅僅是國防預算加大,英國還計劃向香港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ritish National(Overseas)passport, BNO)的人士開放入境,即住滿5年獲得永居權,再滿一年可入籍成公民。就英國的就業形勢、經濟狀況,香港打算申請BNO的人,要不要想清想楚?